精品故事网历史故事

荀子当官(3)

2013-04-03 来源:故事会 作者:佚名 查看评论

私学传统

在荀子最知名的两位学生中,李斯出于荀门几无争议,而韩非和荀子的关系似乎有些不明不白。

以我的推测,李斯投奔荀子时大约在公元前250年之前。屈指算来,荀子出任兰陵县令一职已有三四年的时光。李斯当时在楚国的上蔡,担任乡小吏,不在“公务员”系列。小吏李斯位微,志不小,不满足现状,不愿碌碌无为,果断辞职。是时李斯当已结婚生子,估计至少育有二子,年近三十而未立,愤世嫉俗。青年李斯有主见,有魄力,从他抛妻别子毅然离家投奔大师的选择,就能看出他注定不是凡角。

且不说李斯千里迢迢到兰陵,也不说他要学的“帝王之术”是不是荀子研究的方向,若论李斯作为荀子学生的身份,不仅来路分明,佐证材料甚多,就连《荀子》中也有师生回答的记载。相比之下,韩非作为荀子学生的材料就显得单薄许多。

韩非是不是荀子的学生,原本不是问题。《史记》有过明确的介绍,说李斯和韩非都出自荀门,还说,李斯认为自己学业水平不如韩非。既如此,韩非是否荀子门生的问题出在哪里?

一是思想体系出了岔子。荀子被认为是春秋战国的最后一位儒家,而韩非,司马迁认为他“喜刑名法术之学”,应该“归本于黄老”,属于道家阵营;更多的看法大体把他认作法家,认为他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总之,二人学术路数不同,师承脉络不甚清楚。

二是政治主张迥然。荀子主张隆礼重法,礼是法的前题;韩非推崇君权至上,君权是国家精神的体现,鼓吹强权理论,力主严刑峻法。一个留有余地,一个杀气腾腾,给人印象是学生的治国理念太不厚道,不像荀老师教出来的。

三是互不买账。《荀子》里无韩非,《韩非子》里无荀子,师生两人各自的专集,居然没有互通有无,相互捧场,不能不让好事者疑神疑鬼。

荀子到底调教了多少学生,没有学籍档案可供鉴证。至于众多弟子在思想上是否和荀子保持一致,其实也无从谈起。韩、李二位是明星学生,自然关注度高,对他们的盘查在所难免。其实,荀子门下的明星弟子远不止这二人,有名有姓常被提及的学生包括——

张苍:订正算术,制定历法,是荀子门下少见的“理工科”高材生;年龄比同门师兄小上许多,当为夫子的关门弟子;在西汉官至丞相,和李斯并列为荀子的“丞相学生”。

毛亨:不爱政治爱文学,治《诗》大家,自成一派。

浮丘伯:热爱老师职业,在秦汉两代均以《诗》教授,颇得盛名。

陈嚣:一位爱提问的学生,其名伴随问题随《荀子》传到今天。

上述“优等生”只是荀门学子的冰山一角。即便如此,荀子与这几位尖子学生的师生关系也没有太多的旁证资料,学术师承关系也不是十分明晰。这就带来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荀子的教育理念、教学目的和教学方式究竟是什么?

既然说到教育和私学,那末在讨论荀子之前,有必要先从孔子破题。

早在孔子之前,在私学出现之前,先前的学术活动集中在官方手中,叫做“官学”。学在官府,设在国都的叫“国学”,余者皆称之为“乡学”。贵族子弟八岁入学,学“六艺”,礼、乐、射、御、书、算,这六门课程属初等教育,是为“小学”。学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领。

随着周的立国,周在东进扩张的过程中,不仅给封国派去了战车与军队,也移植了它一整套的等级制度和礼仪规范。然而成就王道离不开教化,这就要在冲突中寻求和当地民风习俗的结合。以至在临海的齐鲁,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品质:重学,尚德,士人有从政热情,并且敢于直言。这才有可能在春秋时期,出现孔子首倡“私学”的创举,并由此一举打破了官方对学术的垄断,一时民智开启,民间思想大行其道。风气日盛之下,才会有两百年不衰的诸子百家争鸣。

作为光大私学之风的先行者,孔夫子的一套办学态度与主张,常被后人津津乐道。

一个原则是“有教无类”。这一条很厉害,属于石破天惊的宣言,在教育史上具有革命性意义。从过去贵族子弟独享教育权利到向大众普及教育,孔子以降低门槛的招生新规,突破了阶层的藩篱,响应新生力量从社会底层的崛起,率先吹响了文化下移的冲锋号。

还有一个补充的条件叫“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也。”此话后人解释不同,关键在“束脩”二字的意思上。“束脩”原来有“干肉”的意思,但更多解经的学者认为,“行束脩”并非是指用“干肉”来代替缴学费,而是代指“十五岁以上的人”。其中有严肃的学者以为,“干肉”之义完全是误读经典。其实此误读之所以得以传播,事实上也包含着大家对孔子办学精神的认同——人们愿意善意地理解,老夫子收“学费”只是象征性的,他以降低入学门槛的举措,保证降低的招生门槛不至于成为空洞的口号。

弟子三千,就应当是孔子“教育革命”所赢得的规模效应。孔子教学的时间跨度大,三千学生中,可能有的是“插班生”、“借读生”、“旁听生”,因为无论办学经费问题如何筹措,不少来自劳动一线的学生还要顾及生活问题。所以“贤人”一定是少数,其中大部分应当是一些家境不错的“闲人”;唯此,才有可能追随夫子多年,成为训练有素的“研究生”;也唯此,他们才会在孔子死后“散游诸侯”,或入仕当官,或教授学问,总之都致力传播孔子思想,使儒学成为显学。

以积极态度支持弟子从政,孔子从不暧昧。十五岁以上入学的招生规定,意味着孔子不搞开蒙式的幼教和小学教育。无论是“朝闻道,夕死可矣”,还是“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都表明了他办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以修身、学以成仁的君子——以致用为纲、以德行为本的“知识分子”。

帮助学生以君子之道投身社会,是孔子诲人不倦的目的之一。

上一页首页3/9尾页下一页

上一篇:殷浩巧释“棺材板”

下一篇:袁世凯和乞丐妓女劝进团

相关文章

评论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