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故事网历史故事

大汉名将狄青生死故事集(3)

2011-11-12 来源:故事会 作者:佚名 查看评论

平定侬智高起义

皇?四年是宋朝的多事之秋,就在这一年,广西少数民族首领侬智高起兵造反。他自称仁惠皇帝,大肆招兵买马,到处攻城略地,短短数十日就几乎占领了广西广东全境。宋朝统治者十分恐慌,先后派杨畋、孙沔、余靖等人领兵征讨,然而却都是损兵折将,大败而归。这样一来,大家更加畏惧义军的声势,一些有名望的武将也开始患得患失,不敢主动请命带兵。

就在这种时候,刚刚当上枢密副使、跻身执政大臣之列的狄青却积极准备请战。一些人劝他说:听说义军的标牌兵锐不可当,您初登高位,万一战事不顺,只怕会有损官声。狄青听了微微一笑说:标牌兵再厉害也只是步兵,我打算用骑兵来对付他们。劝说者又提到南方不适宜骑兵作战。狄青说:西北的土着士兵不仅善于射箭,而且一个个能吃苦耐劳。他们上高山下险坡,一如行走平地。我将征调他们作为骑兵,趁敌不备进行突击,一定可以打败敌人。他在给皇帝的表章里说:我狄青是武夫出身,不上阵杀敌就无以报国。请陛下准许我从西北征调部分骑兵入伍,作为主力禁军的辅佐,我一定将反贼的首级带回朝廷。宋仁宗看到自己亲自提拔的狄青主动请缨,非常高兴,任命他为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经制广南盗贼事。授予他指挥全权,还亲自在垂拱殿为狄青设宴饯行。

狄青受命以后,仔细分析了部队的情况。他觉得主要有两大问题:一是宋军屡败,士气低落;二是因为之前都是文臣做主帅,各参战部队将领对主帅很不恭敬,每次军事会议都“各执所见,喧争不用其命”。因此,他人还没到前线,就命人快马向前方部队下达军令,严令众将在自己到达之前不得贸然出击。

狄青率领大军赶往前线。他并不急于行军,规定每日行军路程不得超过一个驿站;在经过州府的时候,他还下令士卒休假一天。这种做法不仅极大积蓄了士兵的战力,还在一定程度上迷惑了义军。

当时南方人都迷信鬼神。狄青率领大军来到桂林,突然摆起香案,当着全军将士的面焚香祈祷说:我们此次进军,不知胜败如何?现在我将向天空抛洒一百个铜钱来请示神明,如果我们能获胜,那么这一百个铜钱落地时将全部都是正面朝上。听了这话,他手下将领大惊失色,极力劝阻他不要这样做,因为这种概率实在太低了,恐怕会严重影响军心士气。狄青不听。就在数万军士的围观注视下,只见他猛一挥手,一百个铜钱洒满一地,每个铜钱都是正面朝上。一时间军士们欢声雷动,响彻山林。狄青也高兴得不得了,他命副将取来一百支铁钉,将铜钱钉在原地,覆上青纱,亲手加上封条,然后向神明祝祷:等凯旋回来,一定重谢神明,取回铜钱。后来大军奏凯,狄青幕僚检视那些铜钱,才发觉这些钱两面都是正面。

大军来到潭州以后,狄青重新整编队伍,严明军纪。有个士兵抢了当地老百姓一把青菜,狄青当场下令处斩,于是全军肃然,没有士兵再敢违抗军令。在狄青大军到来之前,广西钤辖陈曙试图抢功,率军八千擅自出击,结果被义军打得大败。狄青到后追究众将违反军令之罪,一举斩杀将官三十余人,所有将官都吓得魂不附体,再没有人敢怠慢狄青的军令。

当时侬智高据守邕州,狄青害怕义军占据地形险要的昆仑关。于是他按兵不动,下令士卒们就地休养,一面却暗地命令宾州准备全军五日的军粮。当时正值一个节日期间,狄青命令军营中大肆张灯结彩,摆出一副全军过节、短期不会进兵的样子,还大摆筵席,宴请诸将。第一晚宴请的是副将级别的军官,当晚狄青一直在场,与大家欢饮达旦。第二晚宴请的是各营主官,当晚正碰上大风雨。大约二更时分,狄青突然起身对大家说自己有点不舒服,需要稍事休息。过了一阵子,有士兵告诉狄青的副手,说元帅在熬药吃,马上就会出来,请他暂时代劳招待宾客。此后,不断有士兵以狄青的名义出来劝客饮酒,这样一直到天亮,所有客人都不敢离席告辞。这时忽然有人骑着马前来禀报说:昨夜三更时分,元帅已经攻占了昆仑关。

直到狄青率军逼近邕州,叛军才有所惊觉,被迫摆开阵型与宋军决战。当时叛军据守在一个土坡上,狄青将骑兵隐藏在大军背后,命令步兵打前锋,他自己则站在高地上观看交战情形。当时双方战斗十分激烈,宋军前锋孙节将军不幸战死。其他将士畏于狄青军纪严明,因此不敢退却,继续亡命进攻。狄青见双方逐渐打成了胶着状态,突然令旗一挥,隐藏的骑兵分别从左、右、后三方杀出,一下将叛军队伍截成三段,轮番攻击。随着狄青手中旗帜的挥动,宋军骑兵不时变换攻击方向,叛军找不到防守的重点,所倚仗的标牌军也被宋军骑兵冲散,根本无法发挥战力。当时叛军的长枪排列如林,狄青命令宋军在马匹上加装铁连枷冲击,“大败之”。宋军趁势追击五十余里,斩首数千,杀死叛军高级官员五十七人之多,还生俘了五百多叛军。

上一页首页3/4尾页下一页

上一篇:大宋真假公主案

下一篇:蒋介石的秘密替身

相关文章

评论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