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故事网历史故事

大汉名将狄青生死故事集(2)

2011-11-12 来源:故事会 作者:佚名 查看评论

狄青在战斗中经常身先士卒,但平时却坚持与普通士兵同甘共苦,因此深得士卒的爱戴,他的军令也能够被不打折扣地贯彻执行。当时战场上的士兵都是听从指挥官的鸣金(击打金属器皿如钲等发出声音)来决定进退,狄青在训练中故意打乱一些常用的做法。他密令士卒在听到第一次钲音时全军肃立,第二次则稍稍退却而实际是严阵以待,等钲声停止,则立即高声大喊向前冲杀。全军士卒都熟悉了这一指挥方式。

有一次狄青率部与敌军相遇,双方摆开阵势正要冲杀,这时突然传来一声钲音,宋军士兵听到后,马上止步不前。敌军士卒都有点莫名其妙,接着两声钲音响起,宋军开始往后退却。敌方将领见状哈哈大笑说:谁说狄青勇猛过人啊,我们还没交手,他居然就下令部队退兵了。话音未落,只听钲音停止,宋兵突然呐喊着冲向敌阵。敌军士卒被这突然的举动搞昏了头脑,登时阵势大乱,竟然相互践踏,死伤惨重。宋兵乘胜追击,一举将敌军打得落荒而逃。敌人奔逃数里后,突然在一个山涧前停了下来,摆出一副要继续与宋军交战的样子。狄青一见立即下令军队停止追击。回营后,将士们抱怨狄青为什么不下令继续追击,以致让敌方将领顺利逃脱。狄青说:亡命奔逃的敌人,突然停下来想与我军对抗,怎么知道这当中有没有什么阴谋诡计呢?反正我军已大获全胜,这些残兵败寇也就没有必要再贪功计较了。

由于当时战事频繁,狄青军功突出,再加上有许多名臣的推荐,所以狄青的地位上升很快。短短数年之间,他先后担任过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惠州团练使、真定路副都总管、侍卫步军殿前都虞侯、眉州防御使、步军副都指挥使、保大安远二军节度观察留后、马军副都指挥使、彰化军节度使等重要职务。他的名气甚至大大惊动了当时的皇帝宋仁宗。这位年轻的皇帝对同样年轻的将军狄青非常好奇,特意下旨要把他召回京城来当面询问用兵方略。由于当时正是宋与西夏用兵期间,战事吃紧,狄青离不开部队,只好命令狄青绘制作战地图送回京师交给他亲自审视。后来仁宗一次次打破常规晋升狄青的官职,看得出他对狄青非常欣赏。可以说狄青的英勇善战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这位年轻皇帝的热血。到了皇?四年(公元1052年),仁宗皇帝更是力排众议,擢升狄青担任了枢密副使(相当于全国武装部队副总司令)。

宋代是一个非常讲究出身门第的时代,后世的百家姓谱系排行就是这种思潮的产物,一些出身寒微的官员在发迹以后甚至不惜修改家谱以试图与历史上的名人扯上关系。狄青在显贵以后,有不少人说他是唐代名臣狄仁杰的后代。狄青坚持不肯认同这种说法,他甚至连自己脸上标志罪犯身份的刺字也不肯除去。宋仁宗曾经亲自下诏给狄青,认为他脸上的刺字不好看,有失大臣体面,建议他用药水洗掉。狄青居然顶了回去,他回复皇帝说:陛下之所以提拔我不是因为我的门第出身,而是看在我薄有军功的份上。我能够有今天的地位,很大程度还是受了这个刺字的激励。现在请允许我保留这个刺字,这样还可以收到激发下级士卒奋勇杀敌的功效。皇帝也拿他没有办法。

上一页首页2/4尾页下一页

上一篇:大宋真假公主案

下一篇:蒋介石的秘密替身

相关文章

评论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