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故事网历史故事

勇敢的机要译电员(2)

2017-10-13 来源:故事会 作者:佚名 查看评论

1946年1月29日,周副主席带领我们一行18人乘坐美国飞机,从延安出发赴重庆。由于天气恶劣,当晚降落西安。第二天早上,从西安飞重庆。不料,飞机在飞越秦岭时遇险,当天中午飞返八路军西安办事处。

办事处的同志给我们准备了晚饭,大家聚在一起议论纷纷,对飞机上的惊险场面心有余悸。这时,周副主席走进来,亲切地和大家打招呼。大家围上去,争先恐后说着自己的感受。周副主席微笑着,耐心地讲解应对飞机颠簸的经验,他的关心、镇定和亲切鼓舞了大家,气氛变得愉快起来。周副主席还一个一个地询问,身体怎么样,在飞机上呕吐了没有,等等。问到我时,他和蔼地说:

“小鬼,你害怕没有?”

我说:“我没害怕。”

他问:“为什么没害怕?”

我说:“因为我不知道那是降落伞,背它起什么作用。当我注意到小扬眉在哭,还听到李金德说‘我抱着你,我们两个一块儿。’我还不知道要跳飞机,心想他俩一块去哪里呢?”

周副主席哈哈大笑,对大家说:“丁宁同志说得好,不知道就不害怕了,这也不错。”

问:1946年4月8日,王若飞、邓发、叶挺等人从重庆回延安,您记得临别时的情景吗?

答:1946年4月8日,中共代表团就国共谈判中关于部队整编等重要事项,必须回延安向党中央汇报。王若飞、秦邦宪、邓发、叶挺一家等13人,准备搭乘美方飞机回去。

我当时已怀孕,要到医院检查身体,因顺路,邓大姐让我搭乘送同志们去机场的车。那是一辆卡车,上面放了不少行李,同志们就坐在行李上。王若飞主动招呼我坐下,并嘱咐我要多保重。車开动后,王若飞谈兴很高,他讲自己在苏联留学的事情;讲在狱中如何与敌人斗争,如何把特务打了一顿;讲他第一次见到毛主席的情景;还讲到他的夫人李培之及儿子毛毛(王兴)。我入神地听着,心里更加敬重他。

快到机场时,一旁的邓发提醒道:“小丁,快到机场了,你跟我们回延安呀?”大家被逗笑了。我说:“邓校长,这会儿叫我回延安就好了,我真想回延安呢!”邓发在延安时曾任中央党校校长,我习惯称他邓校长。

分别时,大家紧紧握手,依依不舍。王若飞说:“小丁,延安见,下次见面接着给你讲。”邓发挥着手说:“小鬼,放宽心,延安再见。”我走到小扬眉跟前,安慰她说:“这次有你父母陪同,坐飞机不怕了。”叶挺出狱那天,曾给同志们发了糖果,趁此机会,我对他也表示感谢:“叶将军,你给的糖真好吃。”

不曾想,飞机失事,同志们全部罹难。那天,是中共代表团成员最黑暗的日子。晚饭,大家都没吃。夜晚,人人难以入眠。

问:听说在您怀孕期间,同志们给了不少照顾?

答:1946年5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中共代表团也要随迁与国民党继续谈判。代表团工作人员分批去南京,一部分同志乘船,一部分同志乘飞机。5月3日,国民党给代表团准备了两架飞机,一架由周副主席带队,一架由董老带队。我有孕在身,组织上照顾我,让我随董老一行乘飞机。不料,飞机刚起飞,就出了故障,赶快折回来,第二天再飞。

坐船去南京的同志很辛苦,途中因撞船,报务员叶晋之(著名历史学家叶蠖生的女儿——整理者注),不幸坠江牺牲。

到达南京后,周副主席将机要科人员安排在他的办公室楼上。机要科24小时工作,为了不影响周副主席和邓大姐休息,晚上工作时,大家不穿鞋,光着脚。

南京是个火炉,天气炎热。机要科在楼上,本来就很热,为了保密,不能开窗户,无论白天夜晚都用厚厚的窗帘遮着。为了降暑,我们把脚泡在凉水盆里,男同志打着赤膊。

一天,邓大姐敲门进来,看了一眼,一句话没说,转身就走了。没过片刻,门外又响起了脚步声,有人在说话。“哎,好像是周副主席和邓大姐的声音。”我小声地说。大家停下手里的工作,抬起了头。门推开了,周副主席和邓大姐手里拿着大茶壶和杯子,两人乐呵呵地进屋。程浩赶快接过他们手里的东西,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副主席,您瞧我们这样,太不文雅了。”几个男同志慌忙找汗衫往身上套。

邓大姐拦住大家,说:“辛苦了,这么热的天,大家休息休息,先喝点菊花茶,解解暑。”

“你们是干保密工作的,要注意安全,我住在楼下,给你们放哨!”周副主席风趣地说。

那段时间,周副主席和邓大姐经常泡菊花茶、煮绿豆粥,亲自送到机要科。

代表团成员的关系特别好,亲如一家人。团里有好几位孕妇,只有我是生头胎,没经验,全靠大姐姐们帮助。只要我一出机要科,她们就围着我,问长问短:“哎呀,预产期是哪一天呀,怎么样了,有什么感觉啊,小孩子的衣服准备好了吗?”

我不会做小孩子的衣服,也没有东西可做,除了铺盖卷,就是常穿的几件衣服。于是,邓大姐把她的几件新旗袍拿出来,董老的爱人何莲芝则帮我缝制婴儿衣服。

上一页首页2/4尾页下一页

上一篇:被遗忘的“烈士”

下一篇:英雄司机胡阿毛

相关文章

评论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