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故事网历史故事

翰墨风云(5)

2016-04-16 来源:故事会 作者:佚名 查看评论

顾莲是顾家唯一的子嗣,虽没有大家闺秀风范,却长得丰满俊俏,自小懂事乖巧,十里八乡,美名远播。到她家提亲的人不少,可她眼光甚高,多次拒绝。顾莲得知是邻庄严公子前来提亲,便点头应允了。她对那严公子有些印象,严寅亮到庄上给人写对联匾额,她碰到过两次,感觉严寅亮踏实可靠,眉清目秀,早已芳心暗许。如今严家上门提亲,她自是高兴答应。

两家各自忙碌,置办婚礼。金秋十月,严寅亮披红挂彩,唢呐队吹吹打打,抬着花轿,前去迎娶新娘。听说顾家闺女出嫁,前来看热闹的人挤满院落,议论纷纷:“看那顾莲,许多人踏破门槛,提亲不成,这位严公子娶得美娇妻,他定有过人之处。”

严寅亮骑着高头大马,在迎亲队伍的簇拥下来到顾家,将顾莲接入花轿。花轿到严家门前落轿,严寅亮忙掀开轿帘,搀扶着顾莲,到堂上三拜九叩后,将她牵入洞房

严家世代寒门,严寅亮的曾祖父、祖父皆务农,父亲是武举人,待人随和,严寅亮又常为乡里寨邻写对联匾额,与寨邻相处和谐,因而前来道贺之人,络绎不绝。客人满座,猜拳划令,嬉戏闹腾,说严寅亮艳福不浅,娶得一个大美人。宾客们一边闹,一边开怀畅饮,直折腾到日暮西下,仍未散席。见时日不早,恐冷落新娘子,严寅亮忙找借口离去,直奔洞房。

顾莲坐在床上,听到有人推门,便问道:“可是严公子?”

严寅亮回答道:“正是小生。”

顾莲笑道:“你我既已拜堂成亲,你便是我夫君。怎还自称小生呢?你们读书人,真是迂腐,就会之乎者也。”

严寅亮自觉理亏,并未言语,进屋揭开了顾莲的盖头。顾莲甫一露出真容,严寅亮即被她的容貌惊呆了,他叹道:“天啦,这不是董小姐吗?怎么会如此相似?”严寅亮仿佛置身梦中,望着顾莲发呆。

相公深情地盯着自己看,顾莲不觉两颊绯红。

严寅亮只觉眼前的新娘子就是董婉婷,伸手就去拉。

顾莲急道:“你们男人都不是好东西,见了漂亮女人就如丢了魂似的,先去熄灯吧。”

严寅亮这才回过神来,发现自己失态,便道:“我被娘子的美貌吸引,慌了神,请娘子不要见怪。”

顾莲羞涩道:“我是你的妻子,你要看,就看个够。”

顾莲本就长得俊俏,如今打扮起来,更添风韵。她流情的双眸,红润的脸颊,丰满的体态,酷似董婉婷,眉宇间与董婉婷又有几分相似,严寅亮看着面前的佳人,激动不已。

洞房花烛,夫妻二人恩爱有加,几度春宵,一夜无话。

翌日,夫妻二人拜过双亲。严寅亮如今已成家,却仍惦记着香儿,他想不如按董小姐之托将香儿接到家中,认作妹妹。拿定主意,便拉着顾莲来到房间,将自己与董婉婷爱慕,董婉婷又如何自寻短见,以及香儿的身世和盘托出,并道:“香儿与董小姐情同姐妹,如今孤身一人,我想将她接到家中,当作妹妹对待,日后再帮她寻一户好人家。”

顾莲心地善良,善解人意,便道:“既是如此,相公快去,将香儿接来住下。”

见妻子如此深明大义,严寅亮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慌忙道:“谢谢娘子,我这就去接香儿。”言毕,匆匆离去。

严寅亮来到董府,见侧门虚掩,便推门而入。来到董婉婷的房间,四处寻找,却不见香儿。他环视室内,见梳妆台上有一字条:“严公子,小姐离世十载,我已守了小姐十年,今返回故乡,另谋生路,望公子保重。香儿留笔。”

拿着字条,严寅亮悲从心来。他想香儿命苦,打小母亲去世,靠父亲拉扯长大。刚十二岁,父亲又患病离世,辗转流落到董府,服侍董小姐左右,董小姐自尽,她又独自一人守了十载,真乃重情之人,天下少有。

接香儿未果,严寅亮内心愧疚,总是愁容满面。幸而顾莲体贴周到,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像极了死去的董婉婷,严寅亮得到寄托,渐渐振作起来。

辗转又到科考,顾莲忙着为严寅亮打点行装,缝制行囊。那一晚,顾莲坐在灯下,忙着缝制,严寅亮爱怜地看着妻子,久久不语。

顾莲抬头瞧见丈夫热烈的眼神,娇嗔道:“都两年了,还没看够啊!”

严寅亮道:“莲儿,你越来越漂亮了,我一辈子都看不够。”

顾莲道:“只怕你谋得功名,就不要我这个黄脸婆了。”

严寅亮起身严肃道:“莲儿,我对天发誓——”

顾莲打断道:“谁让你发誓了,只要你爱我、爱这个家,就足够了。”继而说道,“相公,我们住在这山旮旯里,自由自在。你不考取功名,我们一样也可以过得和谐美满!”

严寅亮沉默不语。

见严寅亮默然不语,顾莲改口道:“我和爹娘都支持你,望你一试中榜,光宗耀祖。”

严寅亮依偎顾莲坐下,道:“莲儿,我谋求仕途,乃为天下百姓,并非贪图个人的功名利禄。无论如何,望你支持我。”

顾莲虽出身寒门,却也知书达理,说:“夫君胸怀大志,此番应试,定能中榜。”

初春三月,风中带着些许凉意,点点绿意,彰显生命的气息。夜幕降临,群山如黛。天幕似乎垂落于逶迤的群山之间,与天空连成一片。

夜幕越来越浓。深山之中,不时传来一两声猫头鹰的叫声,在万籁俱寂的群山中,更显空旷凄凉。严寅亮一路奔波,艰难爬到山顶,十分疲惫。他想今日怕是要露宿山谷了,正悲叹间,忽见山谷中传来一束微弱的光。他忙摸索着,朝亮光处走去。

距离亮光处愈发近了,严寅亮见前方有一座茅屋,亮光正是从土墙上的窗户透出。他忙轻叩柴门,门“吱呀”一声敞开一条缝,一位老妪探出头来,问道:“何人?”

听到问话,严寅亮忙答道:“晚生乃进京赶考之人,身处荒郊野岭,无处借宿,请老人家行个方便,让晚生借宿一晚。”

老妪听完,朝严寅亮上下打量了一阵,说:“快进来吧!”

进得屋来,严寅亮见篝火边坐着两个人,一个年约七旬的老翁、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

见有人进屋,老翁急忙招呼道:“年轻人,快坐下来暖和暖和。”说完,忙将一根木柴丢入篝火之中。

上一页首页5/28尾页下一页

上一篇:宰相的故事

下一篇:有始无终张国焘

相关文章

评论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