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故事网历史故事

抗美援朝:国力悬殊下的艰难决策

2011-03-30 来源:故事会 作者:佚名 查看评论
摘要:毛泽东面临艰难抉择:是按原计划解放台湾,还是挥师北上以防美帝狼子野心1950年6月。北京城丰泽园。这里是毛泽东的家,也是他的办

毛泽东面临艰难抉择:是按原计划解放台湾,还是挥师北上以防美帝狼子野心

1950年6月。北京城丰泽园。

这里是毛泽东的家,也是他的办公室。他在这里读书、吃饭、散步,接见需要见他的人。除了出席必要的会议和外出视察,他很少走出这个中国式的幽静院落。

前几天,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发表了一个十分有名的讲话——《不要四面出击》,讲的是处理好阶级、政党、民族各方面的关系,树敌太多对全局不利。毛泽东讲话的时候,肯定没有想到,仅仅几个月后,他所领导的中国不但要出击了,而且要出击到国境线以外去。

那天屋子里有点热,毛泽东让警卫员把夏天用的大蒲扇找出来。警卫员给他的是一把新蒲扇。中国的蒲扇是用一种叫做蒲葵的植物叶片做成,新扇子还带着植物的清香。

毛泽东说:“去年的那把不是很好嘛。”

警卫员说:“那把坏了,扔了。”

毛泽东不高兴地自语道:“那把还是很好用的……”

他面前的桌子上放的是马上就要颁布的一部重要法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建国已经几个月了,而分散在这个国家偏僻地区的原国民党散兵和土匪大约仍有40万之众。西南军区的报告说,四川地区于2月,贵州地区于3月,云南地区于4月,土匪们开始骚动。这些土匪散布谣言,说蒋委员长马上就要打回来了,新政权长不了,于是威胁群众,破坏交通,抢劫物资。他们杀害的政府和军队工作人员达2000多人。经过半年的剿匪战斗,虽然歼匪大半,但还有不少漏网之鱼隐藏起来,成为新中国的心腹之患。

毛泽东走出房间,在院子里散步,初夏的北京,天色湛蓝,草色新鲜。丰泽园内苍翠的松柏树龄都在百年以上,没走几步,就听警卫员轻声地说:“毛主席,总理的电话。”

电话的内容是关于朝鲜战争。

日寇投降后,朝鲜被美苏两国硬生生地沿着“三八线”划成了两个部分,并因此形成了南北分裂对立的状态。这以后,在“三八线”的两侧,不断爆发武装冲突,并很快升级为正规军之间的冲突。现在看来,朝鲜战争的大规模爆发已经不可避免了!形势会怎么变化呢?局势很难预料啊!

不久,聂荣臻魁梧挺拔的身影出现了。毛泽东朝他招招手说:“你来得正好呀,我正要找你。怎么样,朝鲜半岛情况怎么样?”

聂荣臻递过几张资料,介绍起来:“6月25日,人民军向瓮津半岛和开城地区发动了局部战役;人民军的反击很迅速,现在看来,其战斗力是远远强于南朝鲜军队的。6月27日,汉江大桥被炸,人民军第3师已经突入汉城,据说南朝鲜军队已经开始溃败了。”

毛泽东欣慰地点点头,说:“看来,我们的朝鲜兄弟打得很好呀,不愧是有坚定信念的部队,比起那些纸老虎可强多了!”他转身坐到了椅子上,又问,“那美国的反应如何呢?”朝鲜人民军的勇猛早在毛泽东的意料之中,他真正“关心”的却是美国这个“老朋友”、新对手!

当初,中国共产党也曾真诚地与美国官方交往。1944年7月22日,美军观察组到延安时,周恩来亲自去迎接几个校尉军官;8月15日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为观察组发表社论,毛泽东还在修改时亲笔在美军观察组一词后加了“战友们”三个字!

可抗战还没结束,美国就开始敌视中国共产党,拼命支持连美国人都痛骂其腐败透顶、毫无希望的蒋介石反动政府:美国还派了6万军队登陆中国沿海控制要地,帮国民党将几十万部队运到华东、华北、华南抢占地盘……

现在,中国人民的力量已经今非昔比了,但面对虎视眈眈的美帝国主义,毛泽东丝毫不敢大意。

聂荣臻语气有些担忧:“现在看来,美国的反应是迅速而强硬的。6月2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便命令美国空军、海军部队给予南朝鲜部队以掩护支持,决定干涉朝鲜战争;6月27日,杜鲁门又命令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视我国主权于不顾,公然侵犯我国领土;现在,美国正在操纵联合国安理会,要通过紧急决议,以联合国名义纠集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土耳其、荷兰、希腊、菲律宾、挪威、瑞典、哥伦比亚、印度、泰国等十几个国家出兵朝鲜。形势不好呀,我猜测美国是真的下决心要插手了。”

毛泽东点点头,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说:“有这个可能。朝鲜半岛的形势对我们影响太大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现在我们刚刚开始休养生息,唉,困难很多呀!”

“是呀,主席。”聂荣臻点头称是,“朝鲜这个半岛的形势一直都是很敏感的,美国和苏联对朝鲜半岛的关注从没有离开,小小的火星只怕就有引起世界大战的危险啊!尽管北方有苏联援助的T34坦克,虽然他们现在士气旺盛,但如果美国真的动用了地面部队入侵朝鲜,他们恐怕不是美国的对手。”

毛泽东注视着聂荣臻,若有所思地说:“不能小看朝鲜半岛的形势,发展下去会很快威胁到我国的安全和远东的和平,而且可能引起世界大战。告诉恩来同志,立即召开军委会议,商讨一下针对朝鲜的诸多问题……当前的要务是必须尽快派得力部队加强东北边防。”他向聂荣臻问道,“你们总参谋部考虑保卫东北边防用哪个部队?”

聂荣臻说:“作战部研究了几次,考虑用现在河南的13兵团的38军、39军、40军三个军以及正在东北的42军。”

毛泽东问:“为什么考虑用13兵团的部队呢?”

聂荣臻说:“这几个部队都是1945年9月到10月问最早从山东、苏北根据地进入东北的部队,都是由老部队发展起来的,参加过东北解放战争,对气候、地形都熟悉,有在东北作战的丰富经验……”

“这个考虑对,考虑用四野的部队是对的。”毛泽东点点头,然后问,“炮兵呢?”

聂荣臻说:“炮兵用佳木斯的炮1师、河南的炮2师和安东的炮8师。”

毛泽东听后点点头,说:“战争-一旦爆发,很难预料发展到什么程度、什么规模。要立即调整战略重心,抽调部队保卫边防,准备应对东北边境出现的危急情况。一个是调兵,一个是选将。你们好好研究一个方案。现在,还要考虑第二线的兵力问题,做好打大仗的准备,做好进行一场空前军事斗争的准备。政治上我们也要马上行动起来,我们要发表声明,严斥美国政府侵略朝鲜、台湾和干涉亚洲事务的罪行。”

聂荣臻忧虑地说:“主席呀,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解放台湾困难加大了。负责攻台准备的粟裕怕是很难办哟!”

毛泽东想了想,交待说:“告诉恩来,一并研究一下。”

毛泽东大笔一挥,解放战争时期战功赫赫的“四野”再度披挂出征,驻守边疆

7月7日,中南海居仁堂院内朝阳初度,晨曦下,花木葱茏,海棠照眼。

朱德、聂荣臻、林彪、罗荣桓、肖劲光、肖华、刘亚楼、杨立三、滕代远、李涛、许光达、苏进等我军的高级将领陆续走进了会议室。

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周恩来副主席看着各位将帅说:“今天,美国已组成了所谓的‘联合国军’,由美国指派司令官统率‘联合国军,-去南朝鲜协助李承晚作战。朝鲜驻华大使李周渊向我党和我国政府通报了朝鲜人民军与美24师以及南朝鲜军队的战况。现在根据毛主席指示,召开这样一个会议,专门研究朝鲜战争爆发后,我国的国防问题以及支持朝鲜独立统一战争问题。先请李涛部长介绍一下情况。”

李涛迅即站起来,走到地图前,指着地图说:“目前人民军部队在西线和东线的进攻形势十分顺利,正在节节向南推进。金日成同志充满了信心,决心要把美帝国主义赶出朝鲜去。”

周恩来副主席严肃地说:“形势是不容乐观的。朝鲜军队的实力与美国、南朝鲜的实力比较,要弱得多。所以毛主席指示我们研究国防问题。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现在北朝鲜军队进展顺利,但要考虑到美军介入以后,会出现极为不利的情况。”

周副主席略停顿一下,又说:“我在见我国驻朝鲜政务参赞柴军武时,对他说过,朝鲜战争长期化很难避免,这会带来影响全局的一系列复杂问题。我让他到任后,要及时了解战场的变化。”

聂荣臻说:“美军有海空军优势,他们一定会在发挥自己的优势方面有行动。”

周恩来说:“将来战局可能要危及我们的国防,东北边境可能出现危机。从保卫国防的需要,从支持朝鲜统一的需要出发,我们要考虑加强东北边防。总参考虑用哪个部队合适呢?”

聂荣臻说:“我考虑,还是用四野的部队。”

周恩来问:“林彪、罗荣桓同志,你们的意见呢?”

罗荣桓说:“朝鲜的陆地与我国东北毗连,地形、气候差不多,用四野的部队比较合适。四野的部队在东北时间比较长,熟悉东北的地形、气候、风俗民情。”

林彪也点点头,说:“同意考虑四野。”

朱老总也很赞成,说:“用四野的部队可以很快进入情况,不知作战部考虑用哪几个军,这些军到达东北边防要用多长时间?我看朝鲜半岛的形势发展会很快,那个半岛像一个地瓜,地方不大么。”

聂荣臻说:“作战部有一个初步意见,用现在驻河南的军委战略机动部队13兵团。现在38军驻信阳,39军驻漯河,40军刚刚解放海南岛,正在步行向广州集中,都在战略机动位置。考虑到三个军的兵力少一些,我们又增加了42军。这四个军预计本月底可全部到达东北边防。同时还有三个炮兵师,炮1师在佳木斯,炮2师主力两个团在河南、一个团在秦皇岛,炮8师在安东。还有三个高炮团,是高炮4团、17团、18团,目前均在上海,可速调安东、沈阳集结。另外,四野再调一个工兵团到安东,一个战车团到本溪,再从辽西抽调一个骑兵团。预计这些部队月底全部可以到达指定地点。”

周恩来问:“人数有多少?”

李涛说:“24万人。”

朱老总点点头:“这是我们的精锐了。38、39军都是井冈山红军的老底子发展起来的,40军是抗日战争时山东的老部队,解放战争时在东北都是战功赫赫,打过硬仗、恶仗,是经得起考验的。”

周恩来说:“这支部队我们起个名字,可以叫支援军,我与朱老总、林总、罗荣桓同志研究,建议由粟裕、肖华、李聚奎三人组成边防军领导。粟裕为司令兼政委、肖华为副政委、调四野副参谋长李聚奎担任后勤司令。”

“粟裕不是正在组织攻台吗?”刘亚楼问。

周恩来说:“攻台问题得先缓一缓了,东北边防现在放到第一位。”

朱老总说:“对头,对头。目前朝鲜的边防问题应该上升为主要问题。”

周恩来点点头,又提问说:“现在大家考虑一下,13兵团是让黄永胜指挥,还是考虑别的将领?”

罗荣桓沉思了一会儿,摇了摇头说:“黄永胜这个人,勇猛有余,智谋不足,对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往往比较粗。我考虑15兵团的邓华去比较合适。邓华善于动脑子,是个儒将。”

林彪插话说:“邓华比黄永胜强。”

周恩来点头同意:“那就考虑邓华。林总,你看政委和副司令的人选?”

林彪说:“政委可以考虑13兵团副政委吴法宪,参谋长可以考虑43军军长李作鹏。”

周恩来问其他领导同志的意见,大家都认为这两个人比较合适,于是说:“好,15兵团司令员邓华到13兵团当司令员,与吴法宪、李作鹏组成领导班子。炮兵仍由万毅同志负责。后勤方面,弹药携带、交通运输、粮食准备、卫生野战医院、担架队、补充兵员等,我们还要开会继续研究落实。你们的意见呢?”

朱老总说:“同意。就这样准备吧。”

聂荣臻说:“关于东北边防军的着装,我们也要马上解决。总参意见,待设计妇后,由后勤部布置赶做。计划每人单衣套,棉衣一套,此外雨衣、帐篷、毯子及其它作战装备均做适当补充,均由军委后勤部负责。”

周恩来说:“杨立三同志,你与荣臻要碰碰头。”

杨立三点点头,说:“会后马上落实。”

周恩来又说:“我看这样比较稳妥。荣臻同志,把军委研究决定的事项一并报毛主席批准。”

夜幕浓重,虫声唧唧,丰泽园内显得十分寂静。毛泽东的书房里,灯火通明。

毛泽东向来有晚上工作的习惯。此时,他正在仔细审阅着聂荣臻送来的中央军委《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的呈批件。

形势很严重呀!毛泽东暗自思忖,新中国刚刚成立,像一个新生的婴儿,帝国主义分子却恨不得把我们扼杀在摇篮中。一个是东南沿海方向,蒋介石时时刻刻都想借助美国反攻大陆;现在又增加了朝鲜半岛这个方向,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的安全。美帝国主义在发动对朝鲜的侵略战争的同时,侵占了我国领土台湾。

美国把台湾和朝鲜联系起来,都是出于其在远东遏制所谓“共产主义扩张”战略考虑的。杜鲁门在今年1月5日还声明说美国不干涉台湾,现在他自己证明了那是假的,并且同时撕毁了美国不干涉中国内政的一切国际协议。美国是不讲任何信誉的,看来随着朝鲜战事的发展,我们的许多部署也要随之调整了。这个弯子不好转哟!13兵团这几个军到辽南,有备无患啊。

想到这里,毛泽东欣然提笔,蘸蘸墨汁,在一页信笺上龙飞凤舞地批示:

荣臻同志:

本日会议决议事项同意,请即按此执行。原件存我处。

毛泽东

随后,他又从桌面上拿过一个大信封,写道:立送荣臻同志。

在毛泽东批阅聂荣臻呈批件的同时,周恩来也在台灯下,逐字逐行批阅着总参谋部送来的同一个文件。

他多次与毛泽东交换过意见,我国与咄咄逼人、目空一切的美国较量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不在台湾海峡,就在朝鲜半岛。在台湾海峡与美军作战,我军缺乏海空军力量,驻扎在东京的好战分子麦克阿瑟正希望我们这样干呢!但在朝鲜打就不同了,可以与人民军共同作战,还有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朝鲜多山,地形狭窄,便于我军步兵作战,不便于美军机械化部队展开。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打好这一仗。

但他觉得朝鲜半岛事件不可等闲视之,他缜密地思考着、掂量着,改了很多,又在空行处加了一些内容,然后呈毛主席审批。

秘书以特急件送到了丰泽园。

给聂荣臻的批件刚刚送出,毛泽东又接到了周恩来的呈批件。他瞅着周恩来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不住地点头,觉得他考虑问题周到细致,办事令人放心,于是又批示:同意,照此施行。

隔了6年之后,毛泽东在会见苏共代表团时讲起这件事,说:“战争开始后,我们先调去3个军,后来又增加了2个军,总共有5个军,摆在鸭绿江边。所以,到后来当帝国主义过‘三八线’后,我们才有可能出兵。否则,毫无准备,敌人很快就过来了。”

1970年10月10日毛泽东会见金日成时还惋惜地说:“可惜那时候只有5个军,那5个军火力也不强,应该有7个军就好了。”

北朝鲜人民军节节胜利,毛泽东却忧心忡忡,他感觉到形势不容乐观

1950年7月初的一天早晨。 “菊香书屋”的小院内,毛泽东叼着香烟,在园中漫步。脚步声传来,周恩来走进园内。

“恩来呀,你来了!”毛泽东打了个招呼,“朝鲜的情况怎么样?”

周恩来走到他身旁,轻声说:“情况似乎有所好转。苏联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提出一个和平提案,要求停止朝鲜境内的敌对行动,同时自朝鲜撤退外国军队……”

毛泽东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怕没有那么简单哟。我们要和平,可是杜鲁门是不会同意的。他现在劲头足得很呢,我们不能抱有丝毫的幻想。朝鲜人民军的战况如何?”

周恩来说:“照目前的形势看,对人民军是有利的。现在他们已经解放了汉城,正在向大田一线前进。金日成日前刚刚发表了演说,声称将很快解放全朝鲜。”

“太乐观了,太乐观了!”毛泽东皱起了眉头,“美国还没有完全介入,一旦他们派军队参加作战,金日成必将面临许多困难。”

毛泽东深吸了一口烟,沉默了一会儿后继续说:“不过,困难是可以克服的。我们不是也同美国人打过交道嘛。三年内战,他们帮助蒋介石打我们,出钱、出枪、出物资,结果呢?蒋介石还是垮台了,逃到台湾去了!”

周恩来笑着说:“不过杜鲁门可不会承认这是他的失败,还有那个麦克阿瑟,可是个倔强的老头。他们现在要把美国士兵投入朝鲜战场,其目的还是要对付我们呀!”

“美国人错了!不是有少数美国将军声称,如果派遣部队帮助蒋介石,中国共产党就不会胜利吗?对这些美国的战争狂们,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毛泽东停顿了一下,坚决地说,“恩来,我有一种预感,这场战争很可能会扩大为一场中美交兵的战争。有备无患,未雨绸缪。我们之前的准备是对的。调13兵团到东北,组建边防军,加强那里的防务,一定会是一步好棋!命令发下去了吗?”

“已经下达了。”周恩来回答。他望着远空,喃喃自语:“邓华他们该进京了吧!”

时局的进展越来越紧张。金日成集中了人民军全力,分为东线、西线和中线,三路突击,企图一举攻战釜山,收复全朝鲜。但东线没有攻到浦项,沿西海岸突击的人民军第6师占领南部港口延误了时间,没有及时向釜山推进。而美军和伪军则死守洛东江,并已从美国向朝鲜增兵。人民军久攻不下,在中南海密切关注朝鲜半岛局势的毛泽东忧心忡忡。

人民军有没有实力打垮美国和伪军呢?在毛泽东看来,只怕是没有的。据说人民军内老战士不到百分之三十,有一些是南朝鲜人未经训练直接到人民军的。没有有力的战斗骨干,闹不好会一败而不可收拾!

事实上,到8月初,美军和南朝鲜军队的作战兵力已有9万多人,而人民军在洛东江一线投入战斗的只有7万人,而且一路南下,经过无数次大小战役,减员严重,已成疲惫之师。坦克只剩下40多辆,不及美军一个坦克营的坦克数量,炮火也锐减三分之二。

此时的毛泽东虽然不能确切掌握朝鲜前线的战况,但他觉得有必要在政治局会议上议一议了。

8月4日,在京的中央领导同志都来到了颐年堂。毛泽东先让作战部长李涛简单介绍了一下洛东江两岸的形势,然后,他说:“邻家发生的事情,应该关心呐。朝鲜人民军已解放南朝鲜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领土,南朝鲜伪军现在退守在洛东江以东的大丘、釜山一隅,并且俘虏了美24师师长迪安。北方兴高采烈,认为南方指日可下,胜利在握了。你们怎么看?”

未等大家发言,他又说:“形势不容乐观呀!我觉得不要头脑发热,不要一厢情愿,头脑要清醒,冷静。”

周恩来说:“南北朝鲜实际上是二战以后美苏分治的结果,美国人不会答应北方统一朝鲜半岛。”

毛泽东喝了一口茶,嚼了两口茶叶说:“当朝鲜人民军在大田战役胜利后,将全部力量投入发动洛东江战役时,我和恩来就预料到,如果朝鲜人民军打不过洛东江,美军增援部队运来了,很可能在朝鲜后方登陆。现在朝鲜人民军已在洛东江打了近半个月了,还没有突破洛东江美军的防御,美国增援的部队已到了日本,人民军从东西海岸迂回的战术都未成功,中线也难突破。朝鲜是个半岛,三面临海,看来麦克阿瑟很可能会用他善于登陆进攻的拿手戏,从朝鲜后方实施登陆作战。这样,一方面可以将朝鲜人民军主力截断,从其后方进攻。同时趁虚向汉城、平壤进犯。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那么朝鲜战局将会急转直下。朝鲜人民军将处于极为不利的态势。”

周恩来站起来,走到地图前,指指朝鲜半岛的蜂腰部,说:“仁川这个地方离汉城很近,是美军看好的地方。”

仁川位于汉城附近,是一个港口。

这个港口航道狭窄,潮汐涨落之差高达30英尺,而且一个满潮期只有两三个小时,如果遇上不利情况,超出这段时间,登陆舰队就会在海滩上搁浅失去战斗力。

聂荣臻仔细看了看资料,对毛泽东说:“不过,这个港对于进攻一方的条件不是很理想。”

毛泽东点点头,说:“但仁川离汉城很近,很有战略意义。我想,朝鲜方面应防守仁川这个重要的据点,以防不测。”

周恩来点头同意,说:“可以给倪志亮发个电报,提醒一下友人。”

毛泽东说:“立即发一个电报。朝鲜人民军应该作短暂休整,调整军队的部署,在蜂腰部应部署后备力量。调整后,再接再厉,最后一鼓荡平,彻底解放朝鲜全境。”

周恩来对大家说:“邓华给军委有一个报告,他仔细研究了朝鲜半岛的形势,认为,朝鲜人民军战线南伸而延长,美军凭借其海空军优势,在朝鲜东西海岸蜂腰部铤而走险的可能性大为增加。而且朝鲜人民军以弱小的陆军留守后方,阻止美国从两翼而不是正面的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登陆作战企图,是很困难的。朝鲜三面环海,东、西海岸线长,中间山高林深,给人民军集中带来不便。从现在情况看,朝鲜人民军在洛东江前线决战与东、西海岸的防守,在兵力配备上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毛主席看过邓华的这份报告,认为这个分析很有见地。”

周恩来最后说:“看来邓华与我们的看法是一致的。”

毛泽东接着说:“如果美帝得胜,就会得意,就会威胁我们。对朝鲜不能不帮,必须帮助,用志愿军的形式。时机当然还要适当选择,我们不能不有所准备。”

聂荣臻又补充说:“据外电报道,麦克阿瑟7月31日到我台湾岛去了。”

毛泽东抽着烟点点头,说:“我看到材料了。具体谈了些什么不清楚。我看无非是联合蒋介石反攻大陆吧?这表明美国是要与我们为敌到底了!”

聂荣臻说:“外电说,美国与蒋介石之间正在结成联盟。”

毛泽东说:“不知道麦克阿瑟的观点是否可以代表杜鲁门、艾奇逊的观点。这与他们驻联合国大使奥斯汀的言论是不一致的。”

周恩来对聂荣臻说:“告诉情报部,注意收集麦克阿瑟远东军司令部的情报,要作为重点方向之一。”

美军会在仁川登陆,毛泽东早已有所预料,并一再发电提醒斯大林和金日成

居仁堂前的湖水碧绿清澄,微风把一波一波的涟漪送往远处。小楼内人进人出,络绎不绝,电信往来频繁,值班参谋的神经紧张到了极点。

8月27日,作战值班室王亚志参谋刚刚收到情报部送来的参考急件。这是麦克阿瑟发给海外战争退伍军人协会的一篇电文,这篇电文通过无线电播出,尔后又刊登在8月25日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上。

电文强调:台湾在战略上十分重要,绝不能落入共产党之手。麦克阿瑟又含沙射影地攻击杜鲁门在处理台湾地位问题上所持的谨慎态度:“有些人在太平洋地区鼓吹绥靖主义和失败主义。他们认为,我们如果保卫福摩萨(台湾地区),就会疏远亚洲大陆。再也没有什么论点比这种陈词滥调更荒唐的了。说这种话的人不了解东方。东方人的心理模式是尊敬并听从勇武、果断而又强悍的领袖,面对胆小懦弱或犹豫不决的领导会很快反目成仇。他们不承认这种心理模式,他们低估了东方人的心智。”

王亚志参谋收到急件后迅速送给了聂代总长,聂荣臻边看边皱紧了眉头,觉得这是赤裸裸的侵略者言论。它意味着美国要把台湾岛当做它的军事基地。麦克阿瑟的这篇对海外战争退伍军人协会的讲话稿也已在他的远东军司令部公共关系处发布了。

不久,又一则消息传来:8月10日,美国大使沃伦·奥斯汀在联合国安理会上说,美国统一朝鲜的决心“从没有动摇”。8月17日,他又说,联合国应该负责消除朝鲜“半奴隶制,半自由制”的状态。

聂荣臻感觉出其中蕴藏有特别的政治味道。他想,麦克阿瑟的言论,反映了美国强硬派对台湾的政策,应立即送主席阅示。于是他呈批给毛泽东,让秘书马上送了过去。

毛泽东看到聂荣臻送来的急件,仔细阅读起来。

麦克阿瑟的言论反映了帝国主义分子对我台湾岛垂涎三尺,企图使台湾成为美国不沉的航空母舰,这是痴心妄想。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不管朝鲜半岛发生了什么事,我国政府绝不允许麦克阿瑟之流侵占我们的台湾岛。台湾岛是不可侵犯的。美国胆敢侵占,中国人民将同他们决一死战。

他批示:“请刘、周、朱阅,并请德怀同志阅。”

8月26日,周恩来在检查和讨论东北边防军准备工作的会上指明美帝国主义的战略企图。他说:“朝鲜战争爆发后,给了我们新的课题。美帝国主义企图在朝鲜打开一个缺口,准备世界大战的东方基础。它的总企图是不断地由一个一个战争推动为世界大战。在我们方面就要将其发动的一个个战争打下去,使其不能发展为大规模战争。它如果压服朝鲜,下一步必然进攻中国。根据两个月来的作战情况,不能不设想战争的长期化,要准备在长期化上逐渐消灭敌人。”

周恩来还说:“根据战争的情况,要设想战争的长期化。这和我们东北边防军的准备工作是有联系的。”

而就在聂荣臻深谋远虑,从战略上考虑建议毛泽东为东北边防军配备第二线和第三线兵力时,在毛泽东、周恩来对朝鲜战局深感忧虑,决心进一步加强边防准备之时,麦克阿瑟准备在仁川登陆的计划已经接近完成。

9月7日清晨,中南海院内一片寂静。聂荣臻代总长来到居仁堂,径直走进作战室。王亚志参谋报告:我驻朝鲜代办柴军武回到北京了。

聂荣臻一听,眼睛一亮,说:“啊?马上让他来一下。”然后,他又听取了当日全军的一些其他情况,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批阅文件。

这时,人民军在釜山环形阵地上又集结了近10万兵力发起了9月攻势,但其中三分之一是新兵,是就近在南方征召的,未受过军事训练。但人民军作战很勇敢顽强,在沃克第8集团军的防御工事上撕开了几个不大的口子。前线战士尽管勇猛作战,不怕牺牲,后勤却供应不上,战斗力受到很大削弱。

柴军武快步从水波摇曳的南海畔赶来,走进居仁堂,王参谋把他领到聂荣臻的办公室。

聂荣臻高兴地说:“柴军武同志,你回来得正好。朝鲜战争局势怎么样?有什么新情况?”

柴军武说:“有喜也有忧。”

聂荣臻伸手指着沙发说:“坐下慢慢谈。”

柴军武坐下后说:“我了解的情况也有限,因为我根据金曰成同志的要求,只同金日成同志发生联系,不能与其他人或部门联系。”

聂荣臻理解地点点头。

柴军武说:“最近,敌友双方在洛东江沿岸形成了相持状态。敌人开始大力阻止人民军的前进,并积极部署反攻,将陆战队第5团调回日本,组成陆战师,估计可能在仁川或其他地区登陆。英海军陆战队占领了月尾岛、德积岛,为下一步的登陆准备有利条件。”

柴军武报告的第5陆战团调回日本的情况是准确无误的。关于第5陆战团,负责陆地防守的沃克与参与仁川登陆的第1陆战师师长史密斯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沃克声称,没有第5陆战团,他不能为环形防御负责。史密斯却说,没有第5陆战团,他无法发动仁川登陆。史密斯到第一大厦给麦克阿瑟摊牌,没有第5陆战团,就不打仁川。最后麦克阿瑟对他说:“告诉沃克,他必须让出第5陆战团。”这样,第5陆战团9月5日撤出战斗。但麦克阿瑟把第7师17团给了沃克作为补偿。

聂荣臻专注地看着柴军武说:“这是很重要的情况,我们从几个方面都判断敌人可能在仁川或其他地区登陆。因为麦克阿瑟擅长这一手。你同金日成谈过吗?”

柴军武说:“谈过,他认为目前没有可能,因为美军的兵力不够,在港口登陆是困难的。”

聂荣臻沉思地说:“是这样。你继续谈。”

柴军武说:“现在美军用大批飞机破坏友军的运输线,等待继续增援,以图反攻。人民军在补充新兵与武器,组织精锐突击队,以求突破敌人的防御,打破胶着状态。”

聂荣臻说:“敌人在洛东江的防御有什么特点?”

柴军武说:“敌人防御的特点是以美军炮兵支援伪军配于前锋段,而以伪宪兵在第二线督战,美军配于纵深,每日在前线以上百架飞机轮番轰炸人民军阵地。在前线进攻的人民军第9师、第7师伤亡严重,第4师、第2师、第10师的进攻都严重受阻。”

聂荣臻沉思地注视着柴军武。柴军武同志的这些情况很重要,应该立即报告毛主席,同时,关于敌人作战的一些特点也应该让13兵团领导了解。我军一旦入朝,要有办法对付敌人的空军。柴军武一个人在那样的条件下掌握了解情况很不容易。

柴军武继续说:“人民军在开始时,进展十分顺利,李承晚伪军被人民军的强大攻势粉碎,直逼敌后。那时在友军前进途中,虽有汉江天然障碍,又有美空运24师一个团降落在水原地区,企图阻抵,但均被人民军所摧毁。7月11日友军直捣锦江北岸。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敌人的溃退与人民军长驱直入的追击。第二时期从友军推至锦江北岸起,直至8月上旬以前解放晋州、金泉、尚州、礼泉、安东、军威等地为止。”

聂荣臻问:“美24师战斗力如何?”

柴军武答:“看来也不怎么样。”他又继续汇报,“由于美军在锦江彼岸大田、金泉等地所组成的新抵抗线,使溃退的伪军得到数天的整理时机。人民军从此也停止了追击阶段,转向新的进攻。由于人民军采取了正确的战术,勇敢大胆地迂回敌人,俘虏了美24师师长迪安少将,歼灭了敌24师的大部,克服了锦江与智异山的天然阻隔,直抵洛东江西岸。”

聂荣臻一边听,一边翻看柴军武的汇报提纲,觉得人民军开始阶段打得不错,能打垮美24师很不错。24师是美军主力师。人民军能打垮24师,那么我军打垮它,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柴军武说:“我回国前见到了金日成,向他提出了美军从后方登陆的可能性,他说美军没有这个能力,可能性很小。”

聂荣臻注视着柴军武,问:“据你的观察呢?”

柴军武说:“我看种种迹象表明美军可能要从后方登陆。美军是陆海空三位一体,它总要发挥自己的优势。”

聂荣臻听后,沉思良久,觉得朝鲜战场态势太令人忧虑。他又默默地翻看柴军武的汇报提纲,然后说:“这样,你这个汇报稿,我送给毛主席看一下。”

柴军武听说要把这个汇报移送给毛主席看,急忙说:“哎呀,不行,不行。”

聂荣臻不解地问:“怎么不行?”

柴军武回答说:“是草稿,字写得太潦草,我再抄一遍吧。”

聂荣臻赶紧说:“不用了,可以看清楚。你回去准备一下,毛主席很可能直接听取你的汇报。”

柴军武走后,聂荣臻提起毛笔在信笺上写道:

主席:

柴军武昨日返京。今下午约他一谈。我方使馆人员不能下去,故了解情况不多,亦不深刻。现将书面报告草稿先呈上,如要面询时,请告时间。

柴军武的这个未点标点的草稿很快送到了毛泽东的面前。

毕竟是来自第一线的报告,毛泽东十分重视,他手执毛笔,看一句,点一下标点符号,一直点到最后一句。

毛泽东在“形成了相持姿态”;敌人“积极部署反攻,将陆战队第5团调回日本,组成陆战师,估计可能在仁川或其他地区登陆”;但据友方估计,“目前美军反攻尚不可能。因没较大兵力,在港口登陆是有困难的”:友方“很少提出美国干涉”等几处画了横杠。这几处都是有关朝鲜半岛形势如何发展的,并且被以后战争的发展证实了的。

他批示道:

周阅后,刘、朱、任阅,退聂。请周约柴军武一谈,指示任务和方法。13兵团同柴去的几个人是否要其来京与柴一道面授机宜,请周酌定。柴等出发之前,似应约李周渊大使一谈,告以柴等任务,征求金的同意,征得同意后,方能出发。

主持军委工作的周恩来看到毛主席的批示和柴军武的汇报稿后,立即详细批阅了柴军武的汇报,然后约柴军武详细了解了朝鲜半岛的形势、人民军的作战情况以及美军和伪军的作战特点等相关情况,然后告柴军武在京候命。

关于美军会在仁川登陆,毛泽东作为伟大军事家早已了然于胸,并且及时采取了行动。这在稍后的10月2日给斯大林的未发出的电报中得到了明确无误的证明。

毛泽东说:“还在今年4月间,金日成同志到北京的时候,我们就告诉他,要严重地注意外国反动军队侵略朝鲜的可能性。7月中旬、7月下旬和9月上旬,我们又三次告诉朝鲜同志,要他们注意敌人有从海上向仁川、汉城进犯,切断人民军后路的危险,人民军应当做充分准备,适时地向北面撤退,保存主力,从长期战争中争取胜利。”

不久,军委作战室接到华东军区关于9兵团北调执行办法的报告,毛泽东在报告上批示:

9兵团全部可以于1 0月底开到徐济线,11月中旬开始集训。该兵团在徐济线整训期间仍归华东建制,惟装备及整训方针计划受军委直接指挥为适宜。

美国无视中国的警告,麦克阿瑟更是口出狂言:“鸭绿江也挡不住我们的军队!”

9月14日,麦克阿瑟在日本佐世保登上美军的“麦金利”号旗舰,飓风下的海洋白浪翻滚,战舰在波涛上剧烈颠簸着。

这时,正好处于台风袭击之前,麦克阿瑟在不停摇晃的旗舰上抽着烟斗,眺望着翻腾不休的海面,对参谋长联席会议从华盛顿发的电报“我们以十分忧虑的心情注意到最近朝鲜事态的发展趋势”仍然耿耿于怀。他认为以布莱德雷为首的参谋长们都是些愚蠢的家伙,处处牵制他。

当天晚上,美军舰队向仁川发起进攻。

美国航空母舰上,飞机一架架起飞。月尾岛滩头上空轰炸机群密布,歼击轰炸机疯狂俯冲着。舰炮向岸上人民军阵地纵深发射了千余发炮弹,硝烟弥漫,炮声雷鸣。在无数个蜂拥到海边的登陆艇上,冲下坦克、步兵……

美军海军陆战队第1师为前锋,在仁川首先占领了面积0.6平方公里、位于仁川港当面的月尾岛(它被看作是仁川的屏障);接着在当天下午涨潮时节,美军第5陆战团的登岛部队搭梯子爬上三米多高的防波堤,从仁川南部高地登陆;尔后主力部队突破人民军防线,扩大了登陆场。

与此同时,麦克阿瑟安排“密苏里”号在日本海和柯林斯所说的群山实行佯攻掩护,使人民军指挥部难以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

麦克阿瑟披衣走出舱室,来到驾驶台上。

整个仁川港在海军的炮击和空军的轰炸下剧烈地痉挛着。蓝色的“海盗”轰炸机一批一批从云层中俯冲而下,对炸毁的月尾岛和海滩目标重复扫射;在滚滚浓烟中,军舰向仁川海滩发射出成千上万的炮弹,一道道火红的弧形光迹映亮了天宇;数不清的小型登陆艇一圈一圈地围绕着突击母舰的周围翻腾前进,逼近仁川海滩……

锦江山下,13兵团司令部作战室。

听了这个消息,大家都急忙挤到作战地图前。

事实上,朝鲜的人民军在发现敌人仁川行动之后才临时抽调了汉城以南水原的70团和刚刚在铁原成立的第25旅,未经过训练,紧急增援仁川方向。另外,人民军指挥部还从洛东江西线第9师调来第87团,还有准备从汉城调往洛东江前线的18师,火速赶往仁川。

这天,在邓华的会议室里,解方领着一位朝鲜将军走了进来,他就是金日成派来的朴一禹同志,邓华、洪学智忙走出几步相迎。

朴一禹曾在中国工作过,他脸色凝重地与邓华、洪学智握手,用流利的中国话说:“金首相派我来,请中国政府尽快出兵援助我们。美军在仁川登陆,情况发生剧变,战局急剧恶化。我也只能讲些大概情况,具体的战局变化难以掌握。我军在汉城以及汉城以东供应线已被美军完全切断。由于美第8集团军的部队沿铁路线和公路线急速北进,而且派飞机狂轰滥炸,公路全被敌机炸坏了,人民军部队大部已被冲散,只能以小股沿着山区的小道往北撤。多数主力部队现在还滞留在南方,联系不上。敌人对我们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

最后,朴一禹带着泣声说:“朝鲜党和政府恳切提出请求,请中国老大哥出兵支援我们。请你们13兵团立即过江……”

邓华说:“我们一定把你们的情况和你们的要求向我们党中央报告,只要党中央一声令下,我们13兵团就会立即出兵支援,请朝鲜同志放心。”

得到邓华的报告后,9月18日,毛泽东又收到了中国驻朝鲜大使倪志亮将军与金曰成长谈后的报告。其中,金日成谈到了朝鲜最近的情况以及准备长期作战的情况。

20日,周恩来电复倪大使,要他向金日成转告中共中央对目前朝鲜战局的意见。

在电报发出前,毛泽东作了审阅修改。

电报说:“我们认为你(金日成)的长期作战思想是正确的。朝鲜军民的英勇是令人感佩的。估计敌人在仁川方面尚有增加可能,其目的在于向东延伸占领,切断朝鲜南北交通,并向‘三八线’进逼。而人民军必须力争保住‘三八线’以北,进行持久战方有可能。因此,请考虑在坚持自力更生长期奋斗的总方针下如何保存主力便于各个歼灭敌人的问题。”复电同时说明:“以上所陈,系站在朋友和同志的立场提出,供你们参考。”

9月25日,聂荣臻通过印度大使潘尼迦向美国表明了中国的决心,中国绝不会“袖手旁观,让美国打到中国的边境”。

而当华盛顿9月27日收到报告后,都不以为然,根本就没有把弱小的中国放在眼里。

关于美军是否越过“三八线”,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有个第81号文件。

9月27日,在此事提交联合国以前,杜鲁门同意参谋长联席会议发给麦克阿瑟的指示,批准麦克阿瑟在“三八线”以北展开军事行动。同一天,美联社引述美国国务院一位官员的话说,麦克阿瑟已经被授权进入朝鲜“三八线”以北继续进攻。

该官员还说,6月27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已确立了法律权限。

9月29日,国防部长马歇尔给麦克阿瑟发去一封密电:“我们要你在战术和战略上放开手脚,向‘三八线’以北推进。”

麦克阿瑟在回复中说:“在我看来,整个朝鲜都是我们军事行动的区域。”他私下对他的副官说,“事实上,即使是鸭绿江,也阻挡不住我们了……”

9月29日深夜,毛泽东收到周恩来的报告,报告说:“美帝国主义己在公开表示进军‘三八线’。从倪志亮29日电看来,‘三八线’北已无防守部队,似此情况甚为严重,敌人有直趋平壤的可能。”

9月30日,周恩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为建国一周年举行的庆祝大会上,根据毛泽东的决定,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在解放自己的全部国土以后,需要在和平而不受威胁的环境下来恢复和发展自己的工农业生产和文化教育工作。但是美国侵略者如果以为这是中国人民软弱的表示,那就要重犯与国民党反动派同样严重的错误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周恩来的这个讲话,10月1日的《人民日报》在显著位置给予了登载。

在这之前,毛泽东在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上代表中共中央致祝词时表示:“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这是两件大事。这两件事都有赖于同志们和全体人民解放军的指挥员、战斗员一道,和全国工人、农民及其他人民一道,团结一致,协同努力,方能达到目的。”这表明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发展经济的决心和意志。

我国远在公元前100年,汉武帝就认识到了朝鲜半岛与华北平原唇齿相依的关系。

汉武帝很有战略头脑,那时候他的统治便已经延伸到了朝鲜半岛与“三八线”相吻合的地带。今天,毛泽东、周恩来怎么能置这道战略屏障于不顾呢?怎么能置朝鲜人民的生死于不顾呢?怎么能不支援朝鲜人民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呢?

但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以及他的将军们,都患有自大狂病症,他们很注意斯大林和苏联政府的反应,对新中国却采取蔑视态度,根本不屑一顾。他们的军事情报部门发现,西伯利亚的苏联军队没有任何调动迹象:北京虽然把11.5万人的常规部队调到了满洲,但北京真正的兴趣在台湾岛,而不是朝鲜半岛。

北京方面发出的信息当时都传给了马歇尔和杜鲁门(潘尼迦传给了英国,英国传到了华盛顿)。但杜鲁门怀疑周恩来的警告只是一种宣传策略;艾奇逊认为周恩来发出的信息是“虚张声势”,对中国出兵未表现出任何担忧;布莱德雷则认为北京干预的最佳时间即仁川登陆前沃克在洛东江苦苦支撑的时机已经过去了。那时候不动手,现在还能动手?

他们经过三个月的仔细观察和研究,发现斯大林毫无任何出兵干涉朝鲜半岛局势的迹象,因此就放宽了心。在杜鲁门看来,只要苏联不干预,美国就没有任何顾虑。一个新中国能奈何我美国吗?

的确,当时中美双方的经济和军事技术条件指标相差悬殊,钢产量是60万比8785万(吨),原油产量是20万比2.6亿(吨),发电量是45亿度比3880亿度,军舰吨位是4万比300万,军用飞机是60架比3.1万架……杜鲁门几乎要笑出来,这点东西能管什么用?

当时,美国上下公共舆论被将要取得全面胜利的气氛所笼罩。共和党觉得11月的总统大选在即,大力鼓噪,企图以朝鲜半岛的军事胜利帮他们大选的忙。

共和党参议院领导人诺兰德说:“在‘三八线’驻足不前是对敌人的姑息。”众议院的共和党议员斯科特说:“在‘三八线’停火的意见是旨在破坏我们在朝鲜的军事胜利。”

政党的利益影响了杜鲁门的头脑,他的最后决策带有政客的投机性,或者说是选票诱惑了杜鲁门,当时麦卡锡主义作为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正在美国抬头。

利欲熏心的错误决策正好碰到一个野心勃勃的执行者。

麦克阿瑟把美帝国主义当权者的狂妄和愚昧发挥到了极致。他性格上的缺陷给美军造成的悲剧已经是众人皆知。但这时,美国人还未认清自己的这位五星上将,对他仍然充满盲目的崇拜和信任。他指示南朝鲜部队9月30日越过了“三八线”。同时,他又向朝鲜政府发出了“最后通牒”,命令人民军无条件“放下武器,停止战斗”。

一时间,朝鲜半岛上空黑云笼罩,朝鲜面临亡党亡国、沦为美国殖民地的危机。

面对麦克阿瑟的猖狂挑衅,金日成作出了坚定的回答。他决心不畏强敌,克服困难,长期抵抗。同时,他在危难时向毛泽东同志请求支援,他相信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人民,一定会在朋友危难之时伸出援助之手。

国庆盛典刚刚结束,毛泽东就接到斯大林的急电——要求中国出兵朝鲜

1950年10月1日的北京,天高云淡,秋风送爽。天安门广场欢声雷动,正在举行新中国第一个盛大的国庆节盛典。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聂荣臻等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三军,坦克、大炮、战车、装甲车威风凛凛地从天安门前轰然通过,接着是百万群众的游行队伍……

从天安门下来,秘书报告毛泽东,收到了斯大林同志的急电。

当日深夜,中南海颐年堂中央书记处会议厅,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四位中央书记在紧急开会。

毛泽东等大家坐下后说:“今天苏联大使罗申转来一封斯大林给我和周恩来的紧急电报。斯大林在黑海疗养地,但他说他在密切地注视着朝鲜半岛的形势。通过他的私人军事代表马特维耶夫和大使什特科夫指挥着人民军。”

这位罗申即是蒋介石时期的驻华大使,孙科把政府南迁广州时,他也跟去了。新中国成立后,斯大林仍然让他当驻华大使。

周恩来让师哲同志读斯大林的电报。师哲1925年到苏联学习、工作,1938年在莫斯科担任驻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团长任弼时的秘书。1940年随周恩来、任弼时回国,任毛泽东的俄文翻译,后任政治秘书室主任,协助毛泽东主席处理中苏事务。

此时,师哲念道:“我正在远离莫斯科的地方度假,对于朝鲜的事情多少有些超脱。然而,从我今天从莫斯科得到的情报判断,我看我们的朝鲜朋友正处在危险的形势之中。”

周恩来插话:“他现在在格鲁吉亚的阿布哈兹。”

师哲又念道:“早在9月16日之前,莫斯科就已经警告我们的朝鲜朋友,美国军队在仁川的登陆非常值得注意,其目的在于切断北朝鲜第1、第2军团与他们在北方的后方联系。莫斯科劝告他们立即从南方撤回至少4个师,以便在汉城北面和东面建立起一条防线,以后逐步把正在南方作战的大部分部队撤回北方,从而在‘三八线’组织防御。但是第1、第2军团司令部没有执行金日成让他们北撤的命令,致使美国军队把他们分割包围。朝鲜朋友已经没有能够在汉城附近进行抵抗的军队。这样,就需要考虑到在‘三八线’没有防卫的状况。”

毛泽东说:“斯大林指示撤回4个师以及在汉城一带建立防线的想法是对的。”

刘少奇说:“斯大林是有战争经验的。9月16日之前撤回4个师就好了,在汉城以北布置防线就好了,可惜第1、2军团没有执行命令。”

朱德说:“实际上,友方已经过早地把战略预备队用上了。在汉城、在‘三八线’也不可能有管用的防卫力量了。友方把主力师、管用的部队全部都用到洛东江一线了。”

周恩来:“你们注意听呀,下面就是约瑟夫大叔对朝鲜问题的结论。”

师哲接着念:“我想,如您认为在紧急情况下有可能派部队支援朝鲜人,那么您应该立即派出至少五六个师到‘三八线’,以便让我们的朝鲜同志有机会在你们的部队的掩护下,组织起保卫‘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战斗。中国军队可以考虑作为志愿军,当然是由中国人指挥。关于这个想法,我尚未也不准备告诉我们的朝鲜朋友,但在我看来,他们知道这一情况后,毫无疑问地会感到高兴。”

信的最后是:“我等待你的答复。”

沉默。每一位领导的脸上都凝重起来。

周恩来对大家说:“斯大林说了,让我们用五六个师到‘三八线’组织防线,掩护朝鲜人民军撤到‘三八线’以北。”

朱德说:“我们现在按斯大林的要求出兵到‘三八线’附近,是什么理由呢?敌人是不是要过‘三八线’呢?”

周恩来说:“‘三八线’是南北分界线。现在美军还未越过‘三八线’。我们出兵五六个师,师出无名么。如果美国军队越过了‘三八线’,那我们就不能坐视不管。应该说,‘三八线’是我们管与不管的前提条件。”

刘少奇说:“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最好不打这一仗。我们中国的经济建设刚刚开始,我们介入朝鲜战争要面临极大困难,意味着我们的经济建设要停下来。我们与美国的实力悬殊太大。美国国防开支是150亿美元,我们只有10亿美元。美国钢产量8785万吨,我们只有60万吨。还是要争取最后一线希望避免与美国直接交战。”

毛泽东:“是呀,这个决心不好下呀!”

毛泽东站起来掏出烟,闻了两下,望着窗外苍苍茫茫的夜空。

同一天深夜,金日成的会客厅,金日成紧急召见中国驻朝鲜大使倪志亮和政务参赞、武官柴军武。金日成说:“麦克阿瑟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我军放下武器,停止战斗。中国政府应尽快派军队支援朝鲜人民军作战,反对美国侵略。”

金日成希望中国尽快派军队支援朝鲜人民军作战,反对美国侵略。他风趣地对倪志亮大使说:“麦克阿瑟要我举手,我们从来没有这么个习惯。”

倪志亮答应马上向中央反映金日成同志的意见。

在送走倪志亮后,金日成给毛泽东写了一封求援信,并命令朝鲜外务相朴宪永带着这封信火速赶往北京。

朴宪永赶到北京后,毛泽东马上接见了他。

在毛泽东的客厅内,朴宪永向毛主席递交了金日成的一封信。毛主席阅毕,递与坐在一侧沙发上的周恩来。

毛泽东问:“目前形势怎么样?”

朴宪永满脸忧虑地说:“人民军各部队正在英勇地抗击着向前推进的登陆之敌。然而,我们认为有必要向您报告,形势对我们非常不利,主席同志。敌军各种型号的近千架飞机,在未遇到我方任何抵抗的情况下,完全夺取了制空权,对我前线和后方实行24小时不间断地空袭。在前线,敌军的机械化部队在数百架飞机的掩护下,未受阻碍地进行机动作战,造成我方人员和物资的巨大损失。同时,敌机肆无忌惮地轰炸铁路、公路,摧毁电报电话线路、通讯。设施和其他战略目标,破坏我军给养供应,瓦解我军的作战意图,使我们无法及时地展开反击作战。”

实际上,人民军在沃克陆海空军部队的打击下,情况比朴宪永说的更为严重。一个师能撤回千把人就不错了。

听到这里,毛泽东点燃一支烟站起来,在地毯上踱起步来。

他在想,我党和政府曾多次提醒友方,攻洛东江是消耗战。要防止敌人侧后登陆,因为美军有强大的海军。可是由于种种原因,结果弄成现在这么一个局面!

朴宪永继续说:“我们所经受的困难是全面的。敌军在切断了我军各部队之间的所有联络之后,将仁川登陆和突破我南部防线的部队会合起来,从而使汉城的失陷已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在朝鲜南部作战的人民军各部队已被敌人从北面加以分割,已经分散的人民军目前无法补充弹药、给养。此外,一些部队已失去联系,有些已被敌人包围。”

毛泽东停住,意识到人民军成建制的反击已不能进行,美军如入无人之境。他神色严肃地看看周恩来。

周恩来目光锐利地瞅着朴宪永说:“你们估计形势发展如何?”

朴宪永说:“敌人占领汉城后,将向朝鲜北方发动进一步的攻击。那么,美国会取得全面胜利。”

毛泽东说:“形势很危险呀,比我们想像的还要快。”

朴宪永面色沉重地说:“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的情况下,急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人民军作战。”

毛泽东坐到沙发上,抽了一口烟问:“你们向斯大林同志提出直接援助了吗?”

朴宪永说:“29日,金日成同志给斯大林同志写了一封信,要求在敌人跨过‘三八线’以北的时刻,得到苏联方面的直接军事援助。”

周恩来问:“斯大林是怎么答复你们的?”

朴宪永说:“斯大林同志希望这一问题同中国商量。”

毛泽东和周恩来都明白斯大林的用意,老大哥是要先观察形势。他们二人严肃地瞅着朴宪永。

毛主席说:“你们的请求,请容我们政治局研究后答复。”

朴宪永说:“请你们尽快研究呀!”

周恩来说:“我们党内先要研究统一意见,另外,我国政府还要与斯大林同志协商才能做出最后决定。”

毛泽东在会议上点名要林彪领军入朝,不料林彪托辞身体不好,当面回绝

1950年10月2日,颐年堂会议室,一束橘黄色的阳光照在颐年堂内。

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上,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围坐一周,研究复斯大林电的问题。

毛泽东对大家说:“现在我们讨论一下朝鲜半岛的形势和出兵问题。先请作战部介绍朝鲜半岛形势。”

李涛将军走到地图旁,说:“美伪军9月28日攻占了汉城。9月29日,进至‘三八线’附近。今天,伪军不顾我国政府9月30日的严正警告,伪军3师已在东海岸越过了‘三八线’。伪6师到了春川。第8集团军的先头部队,成立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第1骑兵师已到汉城北边的开城附近。英联邦第27旅(其中有澳大利亚皇家团一个营)五六千人,也同第1骑兵师一样指向平壤。麦克阿瑟认为,中国的国内战争刚刚结束,国力很弱,不可能出兵与美国作战……”

毛泽东坐在沙发上,手里掐着一支烟,说:“美帝国主义欺人太甚啊,杜鲁门想一举消灭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改变《波茨坦公告》形成的南北分治的格局。邻居遭劫,局势严重,异常危急,战火很快就要烧到我们边界。我们怎么办?”

毛泽东环视着与会领导。

沉默。

大家都在沉思。年轻的共和国刚刚从血与火中获得新生。战争是什么概念?这些久经沙场的领导同志心里怎能不清楚呢!怎能轻易表态呢!

聂荣臻提议说:“主席,研究朝鲜局势和出兵问题,恐怕需要高岗同志来京面商,征求他的意见。”

毛泽东说:“对呀,十万火急,立即接高岗来京。”

聂荣臻说:“主席呀,据得到情报,麦克阿瑟已向朝鲜政府发出了敦促投降书,下令美军越‘三八线’北犯。鉴于目前朝鲜半岛形势,我考虑,应下令13兵团进入一级战备,随时待命出动。”

周恩来说:“同意荣臻同志意见。”

毛泽东说:“可以下令13兵团待命出动。”

朱德说:“作战部立即拟电稿。”

毛泽东思考了一会儿,说:“我13兵团在鸭绿江北岸,是未雨绸缪之计。远在七八月份,我们就预见到这个形势,成立了边防军。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美帝国主义十分猖狂,以世界警察自居,在全球推行其炮舰政策,现在几天之内想要消灭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帝国主义阵营喝彩声四起,额手称庆哪。社会主义国家唇亡齿寒呀,我心里不是滋味。”

大家听了毛泽东的话,颇有同感。

根据东北地区与朝鲜地形相似、主要部队的来源是四野的考虑,毛泽东说:“我提议林彪同志率军入朝。”

大家举目注视坐在一旁的林彪。

林彪连连摆手,说:“主席,我考虑国内战争创伤亟待医治,部分地区尚未解放;我.军武器远远落后于美军,无制空权;出兵恐怕不妥,恐怕打不好。打不好将出现严重后果。而且,我身体不好,拟到苏联去治病,不能到前线去。”

毛泽东惊讶地看着林彪。他也持“不战”的观点?每次面临大战,他就是这种精神状态,辽沈战役就是这个样子!他这种阴阴阳阳的态度即使服从命令到了朝鲜,也不妥。非但他自己信心不足,连中央高层也会受到影响。再发生辽沈战役发起前那种执迷不悟的情形就糟了!

毛泽东脑袋里还装着两个人选,一个是粟裕,一个是彭德怀。粟裕年轻,战功卓著,比较理想,但据说身体不好,应告诉陈毅找粟裕面谈,希望他能挂帅出征;同时,召彭德怀进京参加政治局扩大会议,应该同老彭面商此事:应请高岗同志即行动身来京开会;请邓华同志令边防军提前结束准备工作,随时待命出动,按原定计划与新的敌人作战;请他将准备情况及是否可以立即出动即行电告。毛泽东将他的想法马上告诉了周恩来,让周恩来尽快落实。

散会后,毛泽东一直在考虑着斯大林的电报。

朝中两国同饮一江水,唇齿相依,血脉相连,我毛泽东难道能袖手旁观吗?从战略上讲,我们不能同意美军屯兵鸭绿江,不能同意失去朝鲜半岛这个屏障,公元前100年汉武帝都明白的道理,我毛泽东难道还不明白吗?美帝侵略朝鲜的目的,不是朝鲜本身,而是以半岛为跳板,煽动日本军国主义或者蒋介石集团沿着这条路线入侵大陆。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救邻即自救么。朝鲜外务相朴宪永代表金日成要求中国军队赴朝参战,其情动人呀!难道中国能无动于衷吗?

他想,不管苏联的态度如何,我毛泽东不是斯大林,我不会回避与美国发生冲突,不会在气势汹汹的美国政府面前退缩!

他默默地抽着烟,站起身来,慢慢踱着步。心想,中国军队到朝鲜和美国人作战,第一,要能解决问题,即要准备在朝鲜境内歼灭和驱逐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侵略军;第二,既然中国军队在朝鲜境内和美国军队打起来,就要准备美国宣布和中国进入战争状态,就要准备美国至少可能使用其空军轰炸中国许多大城市及工业基地,使用其海军攻击沿海地带。

在这两个问题上,首先的问题是中国军队能否在朝鲜境内歼灭美国军队,有效地解决朝鲜问题。只要我军能在朝鲜境内歼灭美国军队,那时的形势就会变得对革命阵线和中国有利。到那时,朝鲜问题就会以战胜美国的结果而在事实上结束了。

毛泽东心里反复掂量着,看来,归根结底是一个军事胜利问题。

我军入朝后,可不可以打胜呢?

毛泽东想到了已在辽南的13兵团。这4个军是4只猛虎呀,吃掉美国一个军,尤其是在突然袭击的情况下,是完全可能的。美军可怕吗?不可怕。他们不比蒋介石的精锐部队强多少。辽沈战役时,四野歼灭的蒋介石的新1军、新6军、207师等廖耀湘兵团的战斗力也不弱。能打败廖耀湘兵团,不能消灭美军一个军吗?反正我毛泽东觉得有信心。朝鲜人民军都可以打败美军24师,我军怎么不可以歼灭美军第8军呢?

上一页1/2尾页下一页

上一篇:不能吃一顿饱饭的皇帝——朱厚照

下一篇:新中国首次大授衔解密

相关文章

评论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