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故事网历史故事

抱憾宁远的三桂(7)

2013-03-30 来源:故事会 作者:佚名 查看评论

查吴家原籍,在安徽歙县,后迁高邮。至于迁来辽西,因吴家从事着贩马职业,多来往关内外,常寄住辽西,到明中晚期,吴家便定居宁远中后所。

吴襄深得父亲言传身教,但他没有把祖传的求生技能进行到底,而在中途转入行伍,个中缘由,因时间关系已成无解之谜。值得注意的是,吴襄幸得李成梁垂青,升为千总,并在一次对后金战役中夺后金战马三百,初显军事才华。

三桂十一岁那年,吴襄考中武进士,被任命参将。个人身价的提高和依仗祖氏的裙带关系,吴襄多了与关外军中高层接触的机会,他不失时机地让二儿子三桂认时任宁锦监军的太监高起潜作干爹,为儿子的未来拓开一条路。

吴襄本人的官运,渤海浪潮般的起起落落: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已升为都司佥事的吴襄随袁督师和祖大寿入卫京师。第二年随祖大寿收复永平四城,因功升任团练总兵官。祖大寿被困大凌河后,吴襄发兵宁远,在监军道张春指挥下飞驰增援,不料四万人马皆败,大凌河也落入皇太极手里。吴襄作为主帅之一,罪责难逃,被朝廷削职,令带罪立功。

吴襄垂头丧气半年余,机遇来了——山东孔有德叛明,高起潜带祖大弼、吴襄前去平叛。吴襄抓住时机,在战斗中表现出色,先官复原职,再加官都督同知,驻守宁远城。然而好景不长,仅一年功夫,吴襄又丢掉总兵职务。崇祯七年(1634年)夏月,皇太极入边袭扰宣府、大同,所过之处尽遭劫掠。朝野震惊,苦无良策,这时吴襄雪中送炭,请求入关增援并获准。吴襄与各路援军进入山西,意欲磨刀霍霍立功名,孰料明军胆怯八旗军团的凌厉,猥琐不敢前,致使八旗军从容洗劫太原、宣府等地,吴襄与张铨昌等均被朝廷以贻误军机、逗留不进罪逮捕入狱,革去辽东总兵之职。这对吴襄不啻沉重打击,他上疏自辩,请朝廷看在父子们不顾身家保疆土的劳苦,多加宽恕,吴襄在上疏的最后说,天地覆载之恩,微臣不能报,而臣子吴三桂世受国恩,亦必杀贼仰报万一矣。

由此可见,年轻的三桂在关外军中崭露头角,走进崇祯及朝廷命官们的视野,是以吴襄企图用儿子的潜力为自己开罪增加筹码。

2 人说三桂俊朗舒展,白皙风流,这话不管他人信否,我是信的。三桂成长的地方,有山有海有平原,气候湿润,物产丰饶。他享受着上天的恩赐,同时也心安理得地享用显赫家庭拥有的尊贵,时令瓜果、珍贵海鲜,亦或宁远街坊的民间小食,甚至北京、江南各地的精美食物,都可以通过山海关咽喉,直接送到吴府,带着京城的甜腻和江南的温婉味道,摆放到三桂的食桌上。舅舅和父亲的地位,又让他生来就有高人一头的优越感。我曾在游走宁远街头,品尝宁远的豆腐、水果和肥美海鲜时,特意替三桂体验一下,果然不是庸常人能感受到的美妙,那三桂不超群,还有谁呢?

一个人的气质和相貌得益于天赋,很大程度上也是养出来的。

生于武人世家,三桂自然对武将的好处心领神会。他又区别于崇尚武德,不重文饰的粗莽汉,据明末稗史记载,三桂幼年师从董其昌,受一代文宗儒家文化教育熏陶,武将素质中又多了几分书卷气,成就了他勇猛细腻的性格。

三桂青少年时就历官都督指挥、中军等军职,成为关宁铁骑中最年轻的将领,无疑是“拼爹”的结果。但后来的诸多事实告诉我们,三桂本人的剽悍与骁勇,确实让很多人难望项背,包括他的亲兄弟及一大堆姑表兄弟。

三桂善战勇猛的最早显现,是在崇祯元年(1628年)那一场令人目瞪口呆的救父传奇。时舅舅祖大寿为前锋总兵挂印征辽前锋将军驻锦州,吴襄作为属下参将,于彼年秋收季节带五百兵卒出城“哨探”。在距城百里处,竟与八旗兵不期而遇,八旗兵人多势众,将吴襄团团围住,吴襄左冲右突,且战且退。

危急时,三桂随舅舅祖大寿伫立锦州城,登高一望,四十里平原秋色宜人,烟云如黛。陶醉间,三桂惊见父亲陷入重围,急忙跪求舅舅出手相救。祖大寿坚拒外甥求告,断然道,我以封疆为重任,焉敢妄自行动?三桂再三恳求,哭着说,总爷不发兵,儿请率家丁拼死相救。祖大寿心软默许。三桂起身下城,率二十余家丁冲向后金军队。

救父心切的三桂冲乱后金包围圈,硬是拓开一条血路逸出。城上的祖大寿见此情景,不禁赞叹外甥的勇气与胆魄,命城上军士擂鼓助威,亲自出城接应吴氏父子。脱离险境的三桂见了舅舅,顾不得鼻梁淋漓的鲜血,翻身下马,付尘跪泣。祖大寿搀扶起外甥,抚摸着他的脊背安慰说:“儿不忧不富贵,吾即请封拜。”

三桂第一次表现出勇者气概,赢得舅舅嘉许,也获得朝廷封赏,赚来忠臣孝子的美名。就连皇太极听说,也称他好汉,不无感叹地说,我若得此人,何忧不得天下!

这是三桂给皇太极的第一印象,也是他与清王朝大半生纠缠的开端。

三桂城下救父,典籍中不乏记载,内容几乎众口一致,说三桂从四万八旗兵中夺回父亲。反之,他和父亲统共五百余兵力,我觉着,这已经不是传奇,而堪称离奇了——五百对四万,三桂岂不成了天人?有可能吴襄遭遇四万八旗的先锋,情急时被儿子捡回条性命。

上一页首页7/9尾页下一页

上一篇:我和卓文君

下一篇:当代“红楼梦”——赖昌星

相关文章

评论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