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故事网历史故事

抱憾宁远的三桂(6)

2013-03-30 来源:故事会 作者:佚名 查看评论

皇太极拿捏着分寸,展开劝降手段。大寿仍采取老办法,置之不理。皇太极不急不恼,端坐城外和大寿耗着。

大凌河告急,监军道张春和吴襄统兵四万,由宁远飞驰二百里来救大寿。这一仗,以援军覆灭告终。十月底,张春为首的二十三名降将分别写信劝降大寿,大寿毫无所动。皇太极的亲笔招降信也打了水漂,激不起丝毫涟漪。

大凌河城内断粮断炊,人吃人的惨剧天天上演。

若保卫人民到自相残杀的地步,保卫之意义何在?被保卫的人民为了活命,还原野兽本性,实施保卫者焉能不脊背生寒?大寿智慧,如何参不透这玄机,于是开城投降。但何可刚骨头硬朗,死于八旗军乱刀之下。饿疯了的大凌河人冲上去,分食了他——一想到何可刚,我总为他悲切,他从宁远转战锦州,锦州转战京畿、京畿战到滦州永平,又从锦州战到大凌河,结果和袁督师一样,为人民而死,人民待他却比豺狼还狠。我觉着,宁远城该树一座碑,悼念他的功绩,瞻仰他的气节。而不应只是在纸页里看到短短几行记述。

大寿降了,不过,他跟皇太极玩了心眼儿,诓骗皇太极放他到锦州,然后里应外合,占领锦州城。这貌似猫三狗四的伎俩,由大寿使出来,有点儿诙谐,也隐着凛凛的成分。那就是,宁为主子的丧家犬,不做敌人座上宾。话又说回来,大寿这般的效忠,于一个患上败血症的国家,无非让它多遭几天罪,历史多了一段故事可讲。另一方的皇太极呢,有意无意着了大寿的道儿,成全了大寿的计策。大寿一入锦州,再无音讯。满洲高层异常恼火,集议杀掉大寿家人部将,因为自明金开战以来,还没有哪个降将敢开这么大的玩笑戏耍后金。对于大寿的去而不返,皇太极的做法则高明得多,他大度包容,加倍善待大寿的一干人等。

这些事情,锦州城里的大寿尽收眼底,但皇太极始终没撼动他的心。接下来的七年间,大寿一直与皇太极为敌,两人曾在中后所,也就是今天的绥中相遇过,皇太极再次劝他投降,大寿不理睬。后多尔衮统帅攻明,崇祯急调大寿入援。崇祯十二年(1639年)十二月,清军攻占济南,大寿又往,直到三月才完成使命,奉召返回宁远。不久,大寿再次被派驻锦州,直到崇祯十四年(1641年),皇太极再次来围。

这一次,大寿自知难逃此劫了。而他业已老迈,当年的少壮和慷慨激昂,都被时间退化成行动迟缓,须发飘然。但他不能脱下那身征袍,过去他是辽西的擎天一柱,到现在他依旧主宰辽西人的精神世界,他必须战斗到最后。

漫长的围困开始了,皇太极表现出十足的耐心,气定神闲地坐在城外,指挥兄弟子侄们轮番围城。期间,皇太极轻松灭掉洪承畴十三万援军,洪军门被押解到盛京,不日降清。最有可能救锦州于水火的洪军门投降了,明朝廷再无合适人选来挽救大寿,他只能静候死神

一年后,锦州城尸骨遍地,惨不忍睹,若再坚持下去,城亡人也亡。直到末路,大寿信念不改,倒是祖夫人不忍百姓无辜受死,苦劝大寿归降。大寿走投无路,一声叹息,由部下抬他出城。而他走后,祖夫人悄悄上吊自杀

大寿降清,不削弱他的英雄气概,起码就我个人来讲,感情、理性两个层面都理解他。说到底,他不是败在军事行动上,而是败于朝廷的政治制度。还有祖夫人,一个懂大节义的女人,她真的了不起。在宁远的时候,我吃了太多的海鲜和辽西豆腐,也切身感受了宁远温泉与海的魅力,了解了温泉与海给予宁远无穷的发展潜力,但我特别想去看看祖家旧址祠堂或者墓地,拜祭大寿和祖夫人。可惜,祖家旧址无迹可循,祖家墓地在文革中遭毁,这也算大寿及夫人的又一个遗憾了。

下篇 云南梦的银杏

1 他是宁远的一团灰影,宁远人对待他,持一种亲密又疏远的复杂心态。亲密,因他是乡党,疏远,为他一生的板荡。

吴三桂,是宁远字典里一个夹缠不清的词条。

在宁远,我很期望看到与三桂有关的遗物,像老宅院、一件器皿什么的,但终究心愿落空。三桂斑斓了宁远的记忆,他本人可供追思的东西却几近空白。三桂不同于袁督师,也不同于祖大寿,宁远的一切风情均可牵连上他,也有意无意地避讳他,所以我在宁远东逛西逛,才只在文庙的一间耳房里,从排列着宁远历代名人的木牌上发现他父亲吴襄的名字。

后来听说,绥中镇北上帝庙的小学校,是吴家的一处宅子,院内有棵银杏树,乃三桂亲手所栽,心里就存下念想。

吴三桂,是宁远永远解决不了的矛盾。宁远人无法割除与他的一乡水土情分,又不能神采飞扬地展示他的才干,他是宁远一颗明亮而晦暗的星。

一代枭雄吴三桂,1611年出生于宁远,这一年,是明万历三十九年。套用现在出镜率较高的词“拼爹”,喻三桂的青少年时代很恰当,至少在当时的宁远,没有谁家的孩子比三桂出身更好——亲舅舅祖大寿,亲爹吴襄。把亲舅舅搁在亲爹头里,是因为辽西没有第二个家族的威望胜过祖家,祖氏一门人丁兴旺,尤有祖大寿、祖大乐、祖大弼等为首的军中武将,武将中的猛将。说起来,时吴襄也不过是祖家军中的一名将官,因续娶祖大寿的胞妹,沾了祖家的光,吴氏又成宁远望族的一支。

上一页首页6/9尾页下一页

上一篇:我和卓文君

下一篇:当代“红楼梦”——赖昌星

相关文章

评论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