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故事网历史故事

抱憾宁远的三桂(5)

2013-03-30 来源:故事会 作者:佚名 查看评论

3 说不清为什么,宁远的水文化与战争文化割裂开来,宁远人向外来客介绍他们的温泉,他们的海,以及那座古老的城,都是各讲各的,好像它们之间没有内在联系。但那个大雨天,我乘车奔驰在宁远的新城老城,在风雨渤海的岸边驻足观潮,心中想到最多的,是终年生活在这片海洋和陆地上的人就像一个两栖动物,他可以骑着马呼喝来去,也乐于漫步海岸,陶醉海风的吹拂。我觉着,大寿和袁督师的工作和生活中,一定有这样的情节。极可能他们的某一个灵感或成熟的思路,就从一次看似悠闲的散步中获得。比如,袁督师写给朝廷的奏疏。

督师说,臣在宁远,敌人越关西进的算盘必不得逞;臣忧蓟门薄弱,恐敌人钻了空子,宜宿重兵把守。

观此言,督师可谓苦口婆心,只是,崇祯和朝廷官员们终日忙碌,没工夫搭理督师,结果不幸言中。

即便督师早有预测,一旦变成事实,也险些让他乱了方寸。史书这样记载道:

崇祯二年即天聪三年(1629年)十月二十九日,蓟辽督师袁崇焕由宁远往山海关,行至中后所,得报八旗军团破大安口,立即部署赵率教点四千兵马,弛救遵化。

三十日,皇太极抵遵化。督师紧急抽调大寿,随其入京。

十一月初一日,京师戒严。崇祯于慌乱之中,谕选智略者御敌。这时,袁督师和大寿等正浑身汗水,策马狂奔京师。

初四日,皇太极攻陷遵化。

初十日,袁崇焕得崇祯谕旨:“调度各镇援兵,相机进止。”被迫调整防御部署。

十五日,袁崇焕和大寿抵河西,商议进京师援救。奈何崇祯下令,不准督师越蓟州。

我以后来人的眼光看得明白,事到此时,崇祯已被流言蜚语蒙心,不再信任督师,可怜督师一心保卫圣驾,浑然不觉圣上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

十七日,袁督师率大寿到达京师广渠门外,忍着饥渴寒风,露宿扎营。

二十日,皇太极率八旗铁骑滚滚而来。京师脚下,狼烟四起;京城之内,人心惶惶。遭遇劲敌,督师和大寿只有一个念头:拼死抵抗,绝不能退半步。两军对峙,万籁俱寂。不知过了多久,马蹄声、号角声、喊杀声,骤然响起,双方人马搅成一团,刀来剑往,难分彼此。那一天,在多尔衮三兄弟为首的左翼八旗旋风似攻击下,督师与大寿背抵城墙,血溅蓟门。目睹这场恶战的朝鲜使臣向他的李氏国王如是描述:“贼直到沙窝门,袁军门、祖总兵等自午至酉,鏖战十数合,至于中箭,幸而得捷。贼退奔三十里。贼之不得攻陷京城者,盖因两将力战之功也。”

然而,袁督师的拳拳报国心却被阉党流言及皇太极的反间计所害。

大寿亲眼看着督师被捕,惊得丢了三魂七魄。他愤怒、恐惧,颤抖着回到大营,与何总兵率辽军离京出关。

谁能想到大寿离京时的表情?他必定咬着牙,青着脸,回望北京巍峨的城墙,狠狠地骂一句,策马奔回辽西。

大寿一声招呼不打,带着人马走了。接下来惊呆恐惧的是老臣孙承宗,他明白老部下为什么突然撤走,更担忧大寿一走,京师怕是无人能保。

焦急万分的孙承宗派人带上自己和袁督师的手书,急吼吼追赶大寿。

大寿手捧督师亲笔书信,义愤填胸,伤心哭诉。为解救督师,大寿真的剖出肝胆:“京师城门口大战堵截,人所共见,反将督师拿问。有功的人不蒙升赏,阵亡的人暴露无棺,伤者呻吟冰地,立功何用?收复遵化,皇上哪知我们的功劳?既然说辽人是奸细,今且回去,让他们厮杀!……”

大寿一字一句,动容动情,辽军一片呜咽。那哭声犹如海潮,隔着数百年时光,传达我的耳畔。当时,我正站在祖氏兄弟牌坊下,念着额枋上刻的 “廓清之烈”四个大字。

扫清夷患,忠贞者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可大寿哭也好,骂也好,却不相信他们誓死捍卫的朝廷已无法理可讲,亦不念人情道德。朝廷的所作所为,只是叫他伤感,他说出这番话,是希望朝廷理解督师,理解为国守土的辽军将士。他还幻想,凭着辽军劳苦功高,拯救身陷牢狱的督师。而这正是大寿的可爱之处,让我对一个叛将怀景仰之情,一走近他的纪念建筑,心底肃然起敬。

4 后来让我们知道,大寿的忠义并未感动崇祯,尽管他回师入关,在孙阁老领导下一口气收复永平、滦州、迁安、遵化四城,崇祯仍然杀了袁督师。

由于史籍的疏漏,今我无法知悉督师死讯传到大寿那里,他是什么样的心情。我觉着,大寿的第一反应,唯有惨然一笑。

皇太极计杀袁督师成功,也未必得意,因为一个没有对手的人,会有失落感。因此,他不想大寿重蹈覆辙。

在皇太极眼里,大寿不独他一人,而是宁远锦州乃至辽西走廊四百里的精神标杆,祖氏对整个辽西的影响无人匹敌,降了大寿,意味着宁锦全线崩溃。而对付大寿最有效的办法是围,困住这只虎,挫他的锐气,磨他的勇气,消解他的斗志。

崇祯三年(1630年)即天聪四年七月,皇太极来了,困大寿于大凌河城。

彼时的大凌河城,连大寿在内,副将八人,参将游击约二十人,骑兵七千,步兵七千,夫役商贾约万余人。大寿几次突围,均被皇太极逼回城内。山海关、宁远、锦州方面的援兵也被满洲八旗打得落花流水。内外阻隔的大寿,很快尝到坐困的滋味。

上一页首页5/9尾页下一页

上一篇:我和卓文君

下一篇:当代“红楼梦”——赖昌星

相关文章

评论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