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故事网历史故事

井冈山情缘——毛泽东和贺子珍(3)

2013-02-21 来源:故事会 作者:佚名 查看评论

毛泽东的推诿

连日以来,率领部队才从遂川回师宁冈的毛泽东,心里像被一阵乍起的清风吹皱了一池春水。

去遂川的前一天晚上,袁文才来到八角楼,与毛泽东说了一阵话,讲起了王佐。毛泽东听说王佐表示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欢迎派党代表到他的队伍上去,心中甚是欣喜,说道:“王佐的队伍也要扩大,前委决定送几十条枪给他,也派军事教官帮助他训练队伍。”

袁文才喜声说道:

“这样王老庚更加高兴了,更加铁心革命。”

停了少顷,袁文才突然道:

“毛委员,我们想替你做一件好事。”

“么子好事呀?”毛泽东问。当他听到袁文才说出“月老”二字,惊得身子往后一倾,一时答不上话来。

袁文才紧接着道:

“毛委员,我们的‘永新一枝花’贺子珍,你看她怎么样?”

毛泽东连忙摇头说:

“不行,不行,这个可使不得!”

袁文才故意反问:

“不般配你是吗?贺子珍可是才貌双全呢。”

“是我不般配人家。———文才,我在湖南有妻室呢。”

“啊!这是真的?”袁文才做出吃惊的样子,“那天讲起这件事的时候,我就说过,不晓得你在家里有没有老婆?王老庚说,再娶一个也不打紧,何况天各一方,离得这么远。”

他见毛泽东怔怔地坐着,又说:

“毛委员,你莫要拗了我们的一片好意,前几天,贺子珍到茨坪去了,王老庚肯定会跟她讲这件事,那就不好办了。”

毛泽东觉得事情非同小可,有些着急,语气果断地回绝说:“文才,承谢你们的好意,这件事乱来不得,不要再提了,好吗?”

袁文才以退为进地微笑着说:

“你就考虑一下吧,日后再讲。”

自从袁文才提过这件事后,毛泽东觉得心头压上了沉重的负担。好在工农革命军打下遂川县城以后,昼夜都有工作缠身,忙起来就把这事给忘了。可是就在大前天,部队从茨坪路过,王佐留下毛泽东吃中饭,派去不久的党代表何长工也来作陪。众人正在吃着,王佐对毛泽东说道:“毛委员呀,我和袁老庚要当你的媒人呢。”接着,他把肚里的话像竹筒倒豆子一样,一点不剩地全讲出来。末了,他望着毛泽东真诚地说:“毛委员,我们跟定了共产党在井冈山干一番事业,你要是看得起我们,就不要拗了我们的好意。说实话,子珍姑娘的人品和才识都是呱呱叫的,不然我们不会给你提媒,你可不要嫌弃人家呀。”

毛泽东看着满脸醉意的王佐,正要向他解释一番,不料这个“末代绿林”拉起他的手说道:“毛委员,这事你莫要打退堂鼓!———你是头一次到我家,难得的贵客,这碗酒一定要喝下,党代表,你也作陪干了……”从茨坪回来后,毛泽东这才意识到,袁文才与王佐联手保媒一事,很是伤脑筋,而且轻视不得。怎样回复他们呢?毛泽东为此心绪难宁。

毛泽东心里非常清楚,千人不到的工农革命军能够在井冈山立下足来,完全得助于袁文才联合王佐的有力支持。倘若不是他们深明大义,部队是上不了井冈山的,即使上得山来也站不住脚跟。看来,江西省委书记汪泽楷在密信中说的情形是对的。工农革命军今后要在湘赣边界展开武装割据,营建巩固的根基之地,更要依靠袁文才、王佐以及他们的队伍。向来性气豪爽的王佐,新近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切不可在这件事上冷了他的心,那可是一个说翻脸就翻脸的“绿林头领”呀。可是婚姻大事不是儿戏,要是这样的话,开慧那边怎样解释呢?

毛泽东不由得想到远在长沙东乡板仓的杨开慧,眼前立时浮现出一双晶亮而又含情脉脉的眼睛。与此同时,一种沉重的潜忧袭上心头。

自从党的“八七”会议结束后受,命回湘领导秋收暴动的毛泽东在汉口与杨开慧分别,到工农革命军引兵井冈山以来,4个多月中,毛泽东只要静下神,就会想到杨开慧,油然生出对妻儿的深切思念。然而与之矛盾的是,一旦忙碌起来,这种思念的情愫就从头脑里遁去了。他清楚地记得,11月上旬,在宁冈龙市的“刘德盛药店”,已给杨开慧写了一信,寄往长沙西长街“生生盐号”,盐号的店主是杨开慧六舅父的一个亲戚,委托他交给舅父再转开慧。毛泽东在信上写的是与杨开慧约定好的暗语,大意为:我在这里做生意,赚了钱,生意兴隆,堪以告慰。毛泽东犹不放心,不几天又从龙市的国民党地方邮局,给中共安源区委书记宁迪卿寄去一封由别人转交的信,也是用隐语暗示宁迪卿派人打听杨开慧的情形,然后回告讯息。然而两个月过去了,这两封信都是泥牛入海全无回音。是收信人没有转交到?还是杨开慧那边出了变故?一切不得而知,这使毛泽东一直为之不安。他原本是个感情丰富的人,此间由袁文才提到贺子珍,再由贺子珍想到杨开慧,那种对妻子的不尽思念,更是重重地拨动他的心弦。

毛泽东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考虑之后,心中果断作出决定:“这件事乱来不得!应该拒绝袁、王的‘好意’,同时少接触贺子珍。”

袁文才自有其精明之处,使出了令毛泽东料之不及的一招。

那天晚上在八角楼,袁文才当着前委组织委员宛希先的面,对毛泽东说:“毛委员,有人说前敌委员会装在你一个人的口袋里,不是么———前委连个办公地方都没有,更不用说机关人员。我看,前委应该有个常设机关嘛。”

宛希先也有同感:

“是呀,前委不能老是随军行动,该有一个固定的办公地点。”

毛泽东默然无语,心里认为袁、宛说得对。

袁文才看出毛泽东的心思,乘时提议:

“前委机关调个秘书来,我看贺子珍挺合适的。”

“贺子珍?唔,我看她挺有文化,调她来行啊!”这是宛希先的附和。

毛泽东一时讲不出反对的理由,算是默认了。

袁文才也是前委的委员———新近由毛泽东提名上报江西省委同意,———何况他说得有一定道理,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宛希先找到永新县委书记刘真,说前委急需工作人员,决定调贺子珍任秘书。

贺子珍服从组织决定,来到前委工作。前委的常设机关在茅坪攀龙书院三楼,她把铺盖搬到了书院二楼的左侧房间。

上一页首页3/5尾页下一页

上一篇:历史上性命攸关的提问

下一篇:此处有芳草:谭震林和蒋秀仙

相关文章

评论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