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故事网故事书库

拜访东郭子

2013-06-13 来源:故事会 作者:佚名 查看评论

 

五十三、庄子拜访东郭子

问屠夫怎样挑选肥猪,屠夫就会说,愈是猪的下部,愈能真正反映猪的肥瘦。这就叫每下愈况。屎尿里都有道起作用,何况人生社会,宇宙万物……

 

这天,庄子正和蔺且坐在一块儿说话,牛牛来了,说给父亲带来了一些好东西。牛牛打开一个小包袱,庄子看时,却是几卷竹简书。

庄子拿起翻看,是《山海经》,记载着天南地北的地理、民俗、特产、神话等等。庄子高兴地问道:“你从哪儿得到的这书?”

牛牛笑道:“我最近不是去濮水一人家打短工吗?想不到那家老先生是个学问人,藏书不少。看我对书挺感兴趣,就送了我这几卷书。”

牛牛又说道:“那老先生曾问到爹爹您的情况,我说您也爱看书。老先生还让我带话,邀请您去他家做客呢。”

一旁蔺且说道:“老师,我看那老先生不是一般人,何不去拜访拜访,同他一道切磋一下学问呢?至少可以参观一下他的藏书,开开眼界。”

庄子也动心了。读书人嘛,听到某处有好书,就像蜜蜂闻到了花香,直想一睹为快。

于是庄子备了些礼物——无非是鱼干瓜果,由牛牛带路,便与蔺且一道,前去拜访。好在濮水离濠梁并不远,隔着一座山,当天便可走到。

 

庄子一行三人在山中行走,看见一棵大树,枝叶繁茂。几个人正在大树下歇息,身旁放着斧锯。

庄子向这几个人打招呼,问道:“你们是要伐这棵大树吗?”

一位伐木者回答:“这树虽大,却没用处,用它做船船会沉,用它做棺材很快会腐烂,用它做器具很快会毁坏,用它做门窗会流出油脂,用它做梁柱会被虫蛀。我们才不会伐它呢。”

庄子回头,笑着对蔺且和牛牛说道:“因为没有用处,所以不会挨伐。这棵树可以活满天年了。”

蔺且和牛牛琢磨着庄子的话,若有所悟。

出了山,就见前方一处城郭,一条河水弯弯曲曲绕城流过。这就是濮水城了。牛牛说的那老先生住在城东,一座院落,宽敞齐整。

老先生人尊称东郭子,见牛牛带着庄子和蔺且来访,十分高兴,说道:“人说杯中茶叶竖起,会有贵客来——果然迎来了你们。快请屋里坐!”

庄子奉上礼物,东郭子道:“你们也太客气了!”推让一番,收下礼物,便喊童仆杀鹅待客。

童仆问:“两只公鹅,一只爱叫,一只不爱叫,杀哪一只?”

东郭子道:“杀那只不爱叫的吧!爱叫的有用处,夜里可以防贼呢。”

童仆下去忙活去了,牛牛也去帮忙。东郭子招呼庄子和蔺且喝茶。

庄子道:“听我家小儿说,先生您雅好读书,藏书甚富,在下十分敬慕……”

东郭子道:“我这人一生无他嗜好,就是爱书如命,祖辈留下的家产,大半都让我换作书了。能坐拥书城,就是我最大的乐趣了。”

东郭子问庄子:“听你家牛牛说,你也喜欢读书,不知都爱读些什么书?”

庄子笑道:“我读书,并无一定爱好,只要是带字儿的,我都爱读,哪怕是龟壳甲骨、残简断篇,见到了,都爱读。可叹家贫,许多书都无缘得读。”

东郭子嗟叹道:“读书人不能尽兴读遍天下之书,的确是个痛苦的事。好在我这里书多,今后我们就交个书友,庄先生尽可以从我这里借书一读。”

庄子闻言欢喜,施礼道:“如此就多谢了!”

东郭子古道热肠,起身带庄子和蔺且去他的藏书房参观。果然卷帙压架,琳琅满目。

庄子见书架上也有老子的《道德经》,不过不是帛书,而是竹简本,便抽出来翻看。

东郭子问:“庄先生对老子的道感兴趣?”

庄子将书插回书架,回头说道:“是的。您也感兴趣?”

东郭子笑笑,说道:“感兴趣是感兴趣,就是始终搞不大懂——什么‘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太玄奥了。”

庄子随口淡淡说道:“其实道很平常……”

东郭子听庄子如此说,便说道:“看来庄先生对道定有一番研究,我倒要请教请教。”

庄子慌忙摆手:“我不过学点皮毛,怎敢班门弄斧?”

东郭子不依不饶——他也是想测测庄子的学问究竟如何。

庄子无可奈何,便答应了。

东郭子问:“所谓道,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庄子一听,愣了。这东郭子提问,本身就不通了。道并不是一独立的实在,道是寓于万物之中的,是事物变化、生生不息的规律。所谓万变皆变,唯变不变,哪能说它具体在哪里呢?就如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何在”?牛顿也无法说出一个具体所在。想了想,庄子便回答:“道无所不在。”

东郭子不满意庄子的回答,太大而化之了,于是盯着说道:“请庄先生说得明确一点。”

庄子低头,瞥见一只蚂蚁爬过,便答道:“在蝼蚁里。”

东郭子疑惑道:“怎么如此卑下呢?”

庄子索性说下去:“在稗子里。”

“怎么更卑下了呢?”

“在砖瓦里。”

“怎么愈来愈卑下了呢?”

“在屎尿里。”

东郭子不高兴了:“庄先生是在戏弄我吧?”

庄子满脸委屈,说道:“我怎会戏弄您呢?我已经说了,道是无所不在的。可先生却非要我指出个具体所在,我只好想到什么说什么了。为什么我单捡低下的东西说呢?这就如同问屠夫怎样挑选肥猪,屠夫就会说,愈是猪的下部,愈能真正反映猪的肥瘦。这就叫每下愈况。屎尿里都有道起作用,何况人生,社会,宇宙万物……道是不脱离物的,所以讲道不能脱离物讲空话。整体的,普遍的,共同的,三个词儿可用来说明道。

“道无逃于物而又自非一物,道与物是没有界限的,而物与物之间是有界限的。道只是万物之间的关系或变化的原则。物短暂,道永恒。物有盈满,道不盈满。物有虚歉,道不虚歉。物有兴起衰败,道不兴起也不衰败。物有本末头尾,道没有本末头尾之分。物有积聚溃散,道既不积聚也不溃散……道是万物幕后的导演,谁也见不到它,可它的确时时事事处处在支配着万物。产生物的是道,道生出了天地万物,有了天地万物,便依据道,生生不息……

“人走路,要寻道。道在哪里?走的人多了,就有了道。为什么要这样走,而不那样走?因为有无形的道在指引人走具体的‘道’。不听道的指引,就走不通‘道’。鸟要飞,鱼要游,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为什么会如此?它本来就是如此。不知其所以然,这就是道——道是客观必然性。”

见东郭子还没听明白,庄子便说道:“我讲一个故事吧,大概有助于您理解道。

“有一天,楚昭王的庶弟南郭子綦,靠着几案静坐,仰头向天慢慢吐气,仿佛进入了忘我的境界。站立在他旁边的学生颜成子游问:‘老师为什么这样啊?形体固然可以像一根枯木,心神也可以使它像熄灭了的灰烬吗?老师今天的神态和往常可大不一样呀。’子綦说:‘你问得好。我这是在思考道,进入了忘我的境界。’子游问:‘老师有什么心得吗?’子綦道:‘人吹的箫声叫人籁,自然界的声音叫地籁,这些你都听过,可你知道什么是天籁吗?’ “子游摇头。子綦说道:‘大地吐出气息,其名叫风。它不发作就罢了,一发作,万物的孔穴就都会怒吼起来。山林崔嵬,高下盘曲,百围大树,孔窍众多——有的像鼻子,有的像嘴巴,有的像耳朵,有的像酒瓶,有的像杯子,有的像舂臼,有的像池沼,有的像泥坑。风吹过众穴,发出各种声音:有的像急流之声,有的像飞箭之声,有的像在发怒,有的像在吸气,有的像叫喊,有的像哭号,有的像沉吟,有的像哀叹……风和孔窍一唱一和,小风则小和,大风则大和,烈风停息则万物无声。你难道没有见过风吹草木摇晃的样子吗?’

“子游说道:‘地籁是众窍孔因风相激发出的声音,人籁是人吹竹箫发出的声音。那么,天籁是什么呢?’

“南郭子綦说道:‘风不能想吹就吹,窍孔不能想怎样吼叫就怎样吼叫。应该有一个东西在使自然界发出不同的声音,又使它们停止的吧?可这东西本身并不发声。万籁发声都是自己发出来的,那么,又如何证明这个东西存在呢?——这就是天籁吧,它就在万籁之中,万籁千差万别,都是相对的,相对中,处处有一绝对的天籁在。这也就是道。’”

听了庄子所讲,东郭子像在暗处突然看到了光亮闪动,似乎能悟到道了,只是一时还难以清晰地理清……

东郭子由衷地说道:“庄先生果然是学问深厚之人,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还望今后能不吝指教。”

庄子笑笑,说道:“我信口雌黄,让您见笑了……”

正说着话,童仆和牛牛来招呼吃饭,东郭子便请庄子师生二人入席就餐。庄子肚子也饿了,便不客气,随东郭子,去品尝那美味烧鹅。

 

庄子和牛牛、蔺且在东郭子家住了一宿,第二天,承蒙东郭子好意,庄子挑选了几种书,说好过些日子便来还,就告辞要走。东郭子挽留不得,便说道:“庄先生以后随时可来。这濮水正同濠水,一样水清鱼肥,下次来时,你我可同去濮水垂钓……”

庄子笑着答应道:“如此甚好。就怕濮水之鱼欺生,不上我的钓钩呢。”

东郭子哈哈大笑,说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就恭候庄先生了。”

 

离了东郭子家,庄子一行踏上归家之路,走入山中,又见到那棵匠人不伐的大树。匠人们已走了。

到得树前,蔺且突然想起一个问题,便对庄子说道:“老师请留步,我有一个问题不明白……”

庄子停住脚步,问:“什么问题?”

蔺且道:“这棵大树,因为无用,而能避免砍伐,享其天年。昨日东郭子家的那只爱叫的公鹅,因为有用,才避免挨刀做盘中餐。这有用无用,究竟该选取哪一个呢?”

庄子沉吟道:“一个是有用,一个是无用,看来两个都取不得。那只好取有用无用之间了?不过,取无用有用之间,恐怕会很累的。就像那鸟类和兽类打仗,蝙蝠如站在鸟类一边,兽类会骂它叛徒;站在兽类一边,鸟类会骂它叛徒;哪边都不站,鸟类兽类都会骂它……蝙蝠活得太累了呀!我想,如果能依照道德行事,就会免除这种尴尬了。”

蔺且问:“那如何依照道德行事呢?”

庄子道:“不用有用无用的框框束缚自己,顺乎自然的天性去做事,有用也罢,无用也罢,有用无用之间也罢,都可以,也都不可以。对赞誉与诋毁都无所谓,哪怕全世界都来赞美,也不得意,哪怕全世界都来指责,也不沮丧。能伸能屈,应时而变,不固守一端。可上可下,以和顺自然为原则。就像天地间的一块砖,顺随自然而搬动,去盖高楼不骄傲,去盖厕所不悲观。做自己的主人,不受外物的牵累。这也就是神农和黄帝的处世原则。反观俗世人类积习,就不是这样了。才说聚合就分裂了,才说成功就毁坏了,锐利的反遭到挫折,高尚的反受到非议,贤能就会被人谋算,不肖就会受人欺负——如有诗人所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又如俗话所说:‘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在这样的乱世,不管你有用也罢,无用也罢,都不会活得轻松。真是可悲呀!那怎么办?只有修道养德。你,还有牛牛,你们要记住,只有道德的境界才是最美好的。人生在世,必然要遭遇死生、存亡、贫富、穷达、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这些现实矛盾,你不可能闭上眼睛不去看,矛盾就烟消云散了。正确的态度是超脱,豁达地看待这些矛盾,不要被自己所不能把握的东西搞得心烦意乱,既来之,则安之,从从容容,始终保持平静的心态,决不为世俗的东西扭曲了自己的独立人格。像这棵大树,本无用,就不去非要做有用之材,反倒得以享其天年。像那只不爱叫的鹅,也不会为了保命,就扭曲自己的本性,非要去叫——这就是顺道而行,即便长寿,也不喜;即便夭亡,也不悔。唯求道德的完满,精神的愉悦……”

蔺且和牛牛听了,大受启迪,心情愉快,和庄子说说笑笑,回家去了。

上一篇:惠施请庄子

下一篇:钓鱼钓上来只乌龟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