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故事网传奇故事

秋色微阑(16)

2013-02-01 来源:故事会 作者:佚名 查看评论

石运霞的判断没有错,她真的看到了姜永新。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姜永新穿着一身打了补丁的冬装,和拎着一网兜药的徐春妮一起走出了县医院。姜永新走路的样子很难看,好像两只脚失去了作用,全靠小腿往前带。石运霞感到很悲哀,姜永新这个样子,八成没有工作,生活过得一定很艰辛。不知道徐春妮是怎么陪伴姜永新熬过来的,石运霞很感动。她默默地跟在徐春妮和姜永新的身后,一直跟到农机公司,看着他们消失在公司的门楼里。

石运霞哭着回到了县委,正好遇上张建宇。

张建宇问:“娃,你咋哭了?”

石运霞说:“我在街上遇到姜永新了。”

张建宇说:“你们见面了?”

石运霞说:“没有,他的身边跟着徐春妮,我躲开了。”

张建宇感慨地说:“娃,正因为这样,你就不要打扰姜永新了,否则徐春妮会把包袱推给你的,这娃的性格我已经领教了。”

“叔,你能不能给姜永新找份工作?”石运霞突然问道。

张建宇打了个愣神,说:“姜永新的工作不是叔能考虑的,县委已经明文决定,返城知青由父母所在单位自行解决。”说着,他拍拍石运霞的肩头,说:“我的瓜娃(方言)哩,还是管好你自己的事吧。好好在食堂里面干,叔在考虑,咋样才能给你转个正式工。”

石运霞的酸汤哨子面在县委机关食堂开张了。刚开始吃饭的人并不多,可是吃完哨子面的干部回去一宣传,过了饭点的机关干部全来了。搅得机关晚上了一个小时的班。

就这样一连三个中午,食堂供应的全是哨子面,供应得食堂人满为患。找不到座位的干部干脆顶着雪花,蹲到院子里面吃哨子面,吃得县委李书记也在张建宇的陪同下走进机关食堂,进了小包间。

石运霞亲自端来一碗哨子面,辣油盖碗,香气扑鼻。

李书记吃了一口哨子面,立刻点头说“好”。

张建宇向李书记介绍说:“李书记,这就是做哨子面的厨子。娃手很巧,能酿醋,咱这里的地方小吃做得无人可比。”

“是吗?娃,家是哪儿的?”李书记对面前这位漂亮的女厨子来了兴趣,语气和蔼地说。

张建宇代石运霞回答说:“她叫石运霞,是石堰公社望水坡人。她的命很苦,刚过门,丈夫就在中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了。”

“哟,是烈士的妻子。”李书记站起身,与石运霞握手,“娃,现在家里好吗?可有啥困难?”

张建宇正要代替石运霞回答,石运霞却抢过话头说了一声:“有!”

“那你说说,都是些什么困难?”

张建宇制止说:“运霞,李书记很忙的,家里的那些困难就不要一一细说了,我会向领导反映的。”

“叔,我不是说我,我是说姜永新。”石运霞和她父亲一样,有股子二球劲,冲动起来不顾一切,“李书记,姜永新是我们队的知青,年初为了救人,变成了瘸子,现在住在农机公司,工作没有着落,生活无依无靠,我希望领导关心关心他,把他的工作解决了。”

李书记问:“你和那个知青是什么关系

石运霞说:“什么关系也不是。我就是看那知青可怜。如果领导连救人英雄都不管不问,那么今后谁还愿意救人?我男人牺牲还有什么意义可言?”

“这娃很直爽,是个好娃哩!”李书记大笑说,“娃,冲着你的这碗面,你反映的问题我要亲自过问哩!”

李书记是一位说话算话的县委书记,这次谈话没几天,他真的跑到农机公司,看望了在家养病的姜永新。

姜永新万万没有想到,县委书记能够造访他的家,他以为这样的好事来自于公社书记张建宇,内心很是感激。县委书记还带来农机公司领导想给他解决工作问题和实际困难。

农机公司经理为难地说:“我们没有能力安排姜永新。公司曾经想帮助姜永新,没想到他的医药费开支太大,药里不是昂贵的麝香,就是贵重的天麻,内服的外用的,数量大得惊人。所以,我们实在负担不起他的医药费哩。”

“那谁能负担姜永新的药费、生活费?”李书记问。

“在咱们县头上,最富裕的企业要属华山机器厂了。”陪同的张建宇说。

李书记当场拍板说:“好,你为我约一下华山厂的王厂长,把这个知青娃的问题解决了。”

姜永新的工作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旧情复燃

姜永新被华山机器厂安插到工人新村路南工房家属院看大门,徐春妮就在路北的农村租了一个里外套间的民房,与姜永新单住。她说她见不得姜永新的二姐,看见二姐就心里发憷。

有一天,姜永新收到了十块钱的汇款。汇款没有落款,字迹却很熟悉,很有点儿像石运霞的字。姜永新的心乱了,石运霞现在在哪儿?她怎么会给自己寄来十块钱?

徐春妮没有见过石运霞的字,她从汇款邮戳判断,钱是张建宇寄来的。因为张建宇人好,离开石堰公社还没有忘记帮助姜永新。徐春妮利用换休的机会来到县委,当面感谢老领导张建宇的热心帮助。然而,张建宇冷冰冰地说:“我和姜永新不沾亲不带故,为啥要给姜永新汇钱?再说,即使我给姜永新汇钱,能汇这区区十块钱?”

上一页首页16/19尾页下一页

上一篇:老农斗官

下一篇:除夕夜的来客

相关文章

评论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