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故事网传奇故事

巴水河边的故事(12)

2015-10-06 来源:故事会 作者:佚名 查看评论

县专案组根据柳老板的遗言,夹着材料包来到我们老屋垸落实“直风”政策时,正是十月金秋。我们燕儿山脚下的老屋垸,已经不是30年前“直风”离开家乡时的模样,传统的一进三重怀抱子的老宅彻底解体了,老五房东开个门、西开个门,全是土砖房子,只是垸名没改。家家门前的树竹也是新栽的,在绿中矮,在矮中绿,也是鸡鸣犬吠,欣欣向荣的景象。刚刚联产承包,满畈的稻子成熟了,垸人正在垸子旁边,下山大路两边的大畈里秋收秋播,挥汗如雨,热火朝天。专案组在镇民政助理的带领下,翻过燕儿山,沿大路来到垸子旁。专案组组长见路大垸正,风景不错,就问镇民政助理:“这是燕儿山脚下何姓老屋垸吗?”镇民政助理说:“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镇民政助理是文学青年,高兴了喜欢弄雅词。专案组组长就笑,说:“雅哩。”镇民政助理说:“这个垸子自古以来读书人多,不雅不行。”在路边田里割稻的白话大哥,就直起腰来,面带微笑。白话大哥老三届初中毕业,平时爱看《水浒》《三国演义》,还爱看《论语》。专案组长问:“你笑什么?”白话说:“这个同志会说话。”专案组长问白话大哥:“你贵姓?”白话大哥回了一句:“添人添口又添丁。”添人添口又添丁当然是何。专案组长就会心一笑,问:“你听说你们垸子有个叫何诚确的人吗?”白话大哥愣了半天,说:“有所不知。”专案组组长奇怪了,问:“没有这个人?”白话大哥说:“没听说过。”

那时候平反的事多,只要上级有人来,准有好事情。我们老屋垸畈中做活的人们,看见三个穿得像样的人停在路边问话,就喊白话大哥:“做什么的?”白话大哥答:“找人的。”“找哪个?”“找何诚确。你们晓得吗?”“哪来的何诚确?”满畈的人竟然没有一个知道何诚确。专案组组长就翻档案,问白话大哥:“你们知道你们垸中有个叫‘直风’的人吗?”白话大哥笑了,说:“有哇!有个叫‘直风’的人,他是我垸中的叔祖。”白话大哥就知道好事来了,就朝畈上喊:“钵儿叔,有人找‘直风’!”垸中的后辈只知道“直风”,不知道何诚确。因为何诚确记在家谱上是死的,不寻根问祖,很少人看;“直风”的故事是活的,一代代朝下传,深人人心。镇民政助理对专案组长说:“相信柳老,他的话不会错。”三人就朝大队部走。那时候乡村基层组织还叫生产大队。

畈上做活的钵儿叔听到白话大哥的喊,就把手中的镰刀朝天一丢,镰刀在空中的阳光里闪亮,也不怕落下来砍了自己的头,撒开双腿,像兔子一样朝大队部飞跑。白话大哥见钵儿叔那样子就笑,喊:“跑慢点,莫摔了后脑壳!”白话大哥比钵儿大5岁,但依辈派得管钵儿叫叔。俗话说长房出小辈,但我们老屋垸恰恰相反,长房出老辈。长房因为穷,很难找到媳妇。找到媳妇后,生下的儿女,辈分就长。那时候“直风”的娘死了,哥也死了,哥找的瞎子媳妇,生了两个儿。雨循旧路,“直风”家还是解放前的格局,一个娘两个儿。大的叫盆儿,小的叫钵儿。瞎子娘希望盆满钵满。由于家里成分好,盆儿虽然读书不多,但被书记安排在大队当主办会计。他特别爱写错别字,算盘却打得格外好。

三人就来到大队部,拿着介绍信,找大队书记。

那时候在大队当书记的,是盆儿的没出三服的叔伯哥,盆儿在公众场合管他叫书记,私下里叫他书记哥。书记哥解放后一直当干部,从农会主席当到了大队书记,对本地情况了如指掌,威信特高。除公事公办之外,奉行一只野鸡要护三个山头的理念,书记哥对于本家的事历来用心。书记哥把介绍信看了,专案组长把材料往出一拿,他就知道要给“直风”平反。“直风”是他的叔爷,他小时候看见过他的真人。清清爽爽,白面书生的模样,会拉胡琴,只是落在穷人家,若是读书进学,懂事明理,那也是呼风唤雨的角。在会计算账的盆儿,知道这件事,出来就要朝拢凑。书记哥知道避嫌,就叫盆儿给专案组的倒茶,那意思是鱼在网里,不能性急。性子急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水到渠成,平反的事其实很简单,事实明了,就差调查落实,补充材料。专案组长问书记:“你们大队曾经有个叫何诚确的人吗?”书记说:“有。他是我叔爷。我小时候见过他。”专案组长问:“你知道他什么时候参加革命的吗?”书记说:“他是那一年被一个唱戏的带走的。”专案组长问:“你知道他是怎么死的吗?”书记说:“他走后就再没有回来。”专案组长问:“他家里还有直系亲属吗?”盆儿就要说话。书记哥用眼色把他制止了。书记说:“还有老婆和两个儿子。”专案组长说:“要实事求是。”书记说:“领导,我向党保证。”专案组长说:“这口说不算,要有证据。”书记说:“当然有。”书记哥就对盆儿使个眼色说:“快去把家谱抱来!”

上一页首页12/19尾页下一页

上一篇:豹子的盛宴

下一篇:我是赌场老板

相关文章

评论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