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故事网历史故事

元军三打日本(2)

2012-08-01 来源:故事会 作者:佚名 查看评论

击鼓鸣金,这个在中国战争史上再普通不过的军事指挥方法,居然也给日本武士带来不小的麻烦。日本武士没见过什么世面,他们的战马更没见过世面,被战鼓和铜锣巨大的声响吓到了,到处乱窜,等日本武士好不容易把受惊的战马安抚下来,已经又倒下了好些人。

进攻时,元军列队前进,与日本武士遭遇后,立即中间分开,从两头合围,聚而歼之。士兵多数只穿轻甲,机动力强,配备战刀、长矛和大斧等武器,近身作战相当强悍。

元军的武器装备也有极大的优势。他们使用的弓,弓身和箭支均较短,射程和威力远远大于日本武士使用的竹弓。日本的竹弓有效射程一般在六十步(一步等于一点五米)以下,而元军的弓射程都在一百二十步以上,少数特制的强弓更可以达到惊人的三百步射程。箭矢上还喂了毒。

此外,元军还拥有日本武士闻所未闻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回回炮和震天雷。

所谓“震天雷”,是用生铁罐子填装火药,点燃引线后,用抛石机或人力发射出去。而回回炮实际上就是个大型抛石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火炮出现在元朝中期),最初由阿拉伯人制造,是扔石头的,蒙古人有了震天雷后,自然就改扔震天雷了。

元军一路推进,但日本武士顽强的战斗意志也给元军将领留下了深刻印象。元军伤亡不小,而且一队一队不断出现在战场上的日本武士,使元军将领产生了对日本军力的误判,认为日军数量难以计数,远远超过元军人数。元军统帅忻都最后决定军队回船,向高丽方向撤退。由于运气太差,元军途中遭遇暴风雨,损失惨重,只有三分之二的部队安全返回了高丽。

忽必烈此后还派遣过杜世忠等两拨使者前往日本,但是,以北条时宗为首的日本幕府悍然践踏“交兵不斩来使”的国际准则,砍掉了这两拨使者的脑袋,同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强防务工作,随时应战。

后宇多天皇弘安四年(1281年),忽必烈已灭了南宋,腾出手来发动第二次对日战争。元军这次行动,最致命的是交通安全隐患,他们乘坐的战船由于工期太赶,质量不过关。

元军在攻陷日本壹岐岛后集结,准备对日本本土发动总攻,却遇到了飓风。

飓风来之前,还是有一些征兆的:但见“山影浮波,疑暗礁在海口,会青髯见于水上,海水作硫磺气”。元军决策层对这次飓风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及时让船队驶往避风港湾,只是把战船绑在一起。这种方法,对付一般的风浪还可以,但要对付飓风就不大管用了,反而会因为船只碰撞损失更大,更何况船队中豆腐渣战船居多,怎么经得起剧烈撞击。

飓风过后,元军战船翻了一大半,决策层决定紧急撤退,混乱中,估计有五六万元军被抛弃在了日本大小岛屿以及海岸边上,各自为战。由于没有统一的指挥,加之粮食断绝,他们中约两三万人被俘。

日本人对他们进行身份鉴定,其中的蒙古人、北方汉人和高丽人全部被拉出去杀掉,只有南人以及有技术专长的工匠得到了宽大处理,被当作奴隶,为日本的经济建设做贡献去了。

忽必烈咽不下这口恶气,此后,他多次准备笫三次攻打日本,都因为跟安南作战失败以及国内财政危机等原因未能实现。等他死后,征讨日本的事情就再也无人提起了。

上一页首页2/2下一页

上一篇:改变蜀国命运的刺杀案

下一篇:历史上的七大惊人巧合

相关文章

评论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