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故事网历史故事

11 强渡怒江——喋血远征(3)

2010-12-25 来源:故事会 作者:佚名 查看评论

5月25日,调动部队的命令秘密下达了。第20集团军继续摆出攻击姿态迷惑敌人,第11集团军所属三个军则沿怒江东岸向左翼战线秘密运动,所有部队车辆均在夜间行军,不得开灯或暴露目标。这一重大军事行动几乎瞒过了日本人的耳目。

在此,可以解开一个疑问了:中国远征军的作战计划是怎么泄露出去的?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讲一件往事。一九四四年二月,连日的大雾致使高黎贡山地区混沌一片,一架迷航的盟军侦察机因为燃料耗尽不得不在腾冲北郊简易机场里迫降,机上一名美军驾驶员和两名中国情报军官立即成为了日本宪兵的俘虏。宪兵未费多少周折就从中国军官嘴里掏出了他们需要的情报。这架飞机的任务是将情报军官空投到高黎贡山区,负责与在该地区作战的国民党游击队进行联络。他们随身携带电台一部,并有最新编制密码本及怒江东岸中国军队编制表各一份。

这份从天而降的厚礼使得日本人大喜过望,第56师团新任师团长松山裕三中将命令炸毁飞机,将俘虏和文件秘密押送芒市。自从1942年日军占领滇西后,就把芒市变成一座巨大的兵营。他们对原来的警察署进行了秘密改造,在铁皮屋顶上竖起许多蜘蛛网一样密密麻麻的网状天线来。这些金属网络昼夜发出电波,监听和截获中国境内的通讯联络,破译密码。这就是日本人设在东南亚最大的无线电监听站“芒市一号”机关。

“芒市一号”对于日军在中国战场和东南亚的军事胜利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1944年2月之前,该机关通过昼夜监听中国境内发出的各种无线电讯号,截获大量情报,密码破译率为五分之一。这在当时条件下已属相当惊人的成就。当那架迷航的侦察机为日本特工送来一份沉甸甸的厚礼之后,这个机关的工作就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到1944年5月,该机关一共破译怒江东岸发出的密码情报2000余份,破译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中国军方对此仍然蒙在鼓里,毫无察觉。

而卫立煌这次临时变阵竟然瞒过了“芒市一号”,当侦听电台发现松山对岸老六田一带的通讯信号突然增多时才引起警觉,但毕竟迟了一步。

6月1日,第一批中国士兵出现在松山阵地面前。紧接着,潮水般的中国大军继续向怒江西岸的松山、龙陵和滇缅公路沿线涌来。

远征军冲进硝烟还未散去的废墟里,举起刺刀不论对方是死是活,都要刺上几刀

而这时,小小的北斋公房,仍然没有拿下来。

在吸取了惨败的教训后新团长董锋计划先夺取制高点,然后居高临下地朝日军碉堡扫射,再由士兵分散后朝碉堡突击,只要有一个人能冲到碉堡前把炸药包塞进去,战斗就算是成功了一大半。

飞虎队再次出动,对着一个个山头狂轰滥炸。日军的火力点大多在险要路段,并非每个山头都有,但飞虎队不管山头有没有暗堡,一律轰炸,北斋公房的山头上狼烟滚滚,黑烟弥漫;当画着鲨鱼图案的飞虎队离开后,炮兵又对山头进行轰击。远征军战士在炮火的掩护下朝山头发起了冲锋,由于此次冲击并没有针对敌人的火力点,推进没有受到太大阻碍,很快就攻上了山头。

此时,594团再组织敢死队冲锋,这次阵型比上次更散,让日本狙击手疲于奔命,而且此时躲在碉堡里的日军也不能像上次那样肆无忌惮地射杀了,因为在敢死队冲锋的时候,山头上的炮火密集地朝他们压过来,他们甚至连头都抬不起来。

这次的冲锋最终取得了胜利。其实不能说是胜利,只能说是达到了目的,第594团又丢下了数十个士兵的性命,终于冲到了堡垒前,把一束束手榴弹塞进了碉堡,把一包包炸药填进了碉堡。

碉堡被炸得四分五裂,守卫的日军大多跟碉堡一起灰飞烟灭,远征军热泪盈眶,他们兴奋地叫着,冲进硝烟还未散去的废墟里,举起刺刀朝挣扎的日军刺去,不论是死是活,都要刺上几刀,不论是男是女,一律就地刺死。

中国士兵“打扫”完战场后,美国的联络官这才上来,当他们看到中国兵手上的日军战刀、钢盔时眼中竟然流露出羡慕的光,这些高鼻子蓝眼睛的洋人打开他的荷包,说愿意以自己的手表、钢笔、香烟甚至是美钞,向远征军将士“交换”个人所得战利品。

中国军人非常惊讶,他们知道美国人一向大方,还听说过好多美国人的“故事”。听说中国驻印军和美军共同穿越茂密的原始森林执行任务,走在前面的美军竟然以汽车无法运送,负担太重为由把衣服、食品甚至武器弹药都丢弃了,当中国军人连忙把盟军丢下的装备捡起来带过密林打算交给美国大兵的时候,他们却摆摆手不肯接受,并振振有词地说,这算不了什么,我们美国的物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要走出森林,我们的空军就会把我们需要的一切都运过来。

难不成这些美国人到中国后“入乡随俗”,也变得俭朴了?要知道这些战利品大多残缺不全,你看这雨衣,上面的还有血污怎么洗都洗不掉,你看看这钢盔,上面都穿了好几个窟窿呢。

美国人嘿嘿一笑:“这可不是破烂,这都是我们军旅生涯留下的脚印,我要将这些脚印带回去,永远地收藏,这也是我们一生中最大的荣誉。”

美国人就像是前来的观光的游客,他们走一路拍一路。

美国盟友的这一“嗜好”在远征军中传开,第11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为拉拢首席联络官英德上校,将作战部队以血肉代价获得的一把日寇战刀赠送给对方。英德如获至宝,乐得蹦跳不已,逢人就夸:“宋将军很了不起,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日本人的后方补给断了之后,他们开始吃人肉了——吃自己同胞的肉

远征军就这样一点点地向前推进着。

为了突破高黎贡山,198师改变了策略,正面只留少部分士兵冲锋牵制,而主力部队悄悄分散,攀过悬崖绝壁,从根本没有路的地方绕到了敌人后面。因为路太难走,而且又要秘密进行,这些士兵只携带了少量的弹药和给养,原计划三天可以绕到敌人后面,但山路比想像中的更难走,这次迂回包抄用了十天时间,有一些人冻死饿死在山上,云雾缭绕的高黎贡山视线很差,有的战士一脚踩到了“云”里坠入悬崖,但不管怎么说,大部队终于挺过来了,绕到了日军的背后。

远征军没有来得及喘气,马上从日军身后发起了进攻,日军猝不及防,他们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美式机枪打成了蜂窝,士兵们把炸药包从背面塞进敌人的碉堡里,把日寇辛苦构筑的防御工事炸成了碎片,龟缩在里面的日军也一起撕成了碎片。

尽管是偷袭战,也打得很激烈,日军148联队和146联队毕竟训练有素,很快就稳住了阵脚,他们调转枪口,死守着阵地。远征军绕道偷袭,缺乏攻坚重武器,只能靠士兵抱着炸药包往前冲。毕竟敌人在碉堡的后面布置的火力点要少多了,中国远征军大吼着,他们像发怒的狮子般地连续冲锋,拿下了一座座山头,攻下一座座工事。

中国远征军士气旺盛,猛烈反攻,锐不可挡,敌遗尸遍野,抱头鼠窜,远征军经过血战,攻占了腾北咽喉北斋公房,从而越过险峻艰难的山顶隘路,猛追败退之敌。

值得一提的是,当高黎贡山的战斗结束时,592团团长陶达纲发现有两个坑中泡着的十几具日军尸体;高黎贡山上有坑不奇怪,可能是天然的,也可能是人挖的,也可能是被炸弹炸的,坑里有水也不奇怪,这些天来一直降雨,只要是个坑都会积水,日本人死在坑里也不奇怪,山上到处都是死人,甚至顺着山往下流的水都是红色的;奇怪的是日军的大腿、屁股都有刀割过的痕迹,有的还见骨头,这是用刺刀割的?但远征军才刚打上来,会是谁干的呢?后来到了日军的兵营,看到房屋四周有一小堆一小堆的黑色屎便才恍然大悟。原来日本人的后方补给断了之后,他们开始吃人肉了——吃自己同胞的肉。

第53军原属少帅张学良的东北军。处处受人排挤,这次打出了威风

在进攻高黎贡山的战斗中,有一支特别的军队值得一提。

这就是饱经风霜的第53军。

第53军原属少帅张学良的东北军。“九一八”事变时,东北军有40万人,后来东北沦陷东北军后辙至中原,被国民政府收编,退到西安;至“西安事变”,只剩下20万人了。当时尚有7个军的番号,即第53军万福麟部;第449军刘多荃部;第51军于学忠部;第57军缪激流部;第67军吴克仁部;还有骑兵第2、第3军等。尔后经蒋介石分化瓦解和吞并,就只剩下第53军一个军了。

第53军不仅是“杂牌”,而且被视为张(学良)杨(虎城)之“余孽”。所以处处受人排挤,打仗时也总是充当炮灰角色,也正是这一原因让东北军人数不断减少。当缅甸反攻在即,国民政府再次想起了这支一直担任炮灰任务的东北军来。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第53军被紧急从湖南调到云南来参加远征军,当时国内战略物资极度匮乏,汽油十分有限,国民政府没有把珍贵的石油浪费在炮灰身上,53军没有借助任何现代化工具,徒步从湖南来到云南。但53军将士情绪还不错,他们甚至激动和欣喜——他们已经习惯了当炮灰的日子,但一样是炮灰,有了美式装备后跟小日本轰轰烈烈地干一把远比拿自己打一发就卡一下的“汉阳造”、“老筒套”被日本人屠杀来得痛快吧。

现在,他们有了美造的半自动步枪、汤姆式冲锋枪、掷弹筒;过去一个连,甚至是一个营才有一两挺的轻机枪,现在每个班都至少有一挺轻机枪,每个排都有一两挺重机枪,还有威力无比的火焰喷射器。拿着这些家伙跟鬼子们拼命,即使死了也瞑目。

在美制武器的“改造”下,第53军焕然一新了,但此时政府却不让他们当“炮灰”了,原来大家看到部队焕然一新,又想到有美国的飞机、大炮助阵,龟缩在工事里的鬼子只有挨打的份,如果让53军冲在前面,头功都被他们抢去了就太亏了,于是,打头阵的换成了方天带领的第54军。

尽管第54军和其他的前头部队有惊无险地渡过了怒江,但进攻高黎贡山的战斗却打得非常艰难。关键时刻,卫立煌派出了饱受压抑的“东北虎”53军。

接到渡江命令,53军个个摩拳擦掌。出发前,军长周福成站得笔直,他大声地向战士们训话:“东北军兄弟们,我们的家被日本人占了,我们的田地被日本人占了,我们逃到了关内,抛弃了父老乡亲,让他们在日寇的铁蹄下遭受蹂躏,这是我们东北军的耻辱!十年来我们饱受了风风雨雨,始终不能打回老家去,这是东北军更大的耻辱。现在,那些占我们家抢我们田残害我们父老的鬼子就在眼前,正等着我们去宰,你们要怎么干?”

上一页首页3/4尾页下一页

上一篇:10 奇袭密支那——喋血远征

下一篇:清兵“秽战”英军记

相关文章

评论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