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故事网历史故事

辛弃疾:脉脉此情谁诉(5)

2013-05-04 来源:故事会 作者:佚名 查看评论

应该说,这时的辛弃疾,充满了建功立业的自信,从年轻时就立下的理想、领兵作战的韬略眼看就有实现的可能,他真的是跃跃欲试了!眼望着半壁江山,他充满了焦虑,也充满了渴望,渴望纵驰疆场。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淳熙七年(1180)年底,朝廷来了一道调令,辛弃疾又被任命为隆兴知府兼江西安抚使,不得不离开湖南。

那么,面对这种种的误解和攻击,面对仕途中不断的风波,辛弃疾究竟如何想又如何做呢?中国的士大夫文人常常奉行儒道互补的人生哲学,就是将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互相调剂补充。辛弃疾虽然是个不折不扣的儒家思想的积极实践者,但他对道家思想也有很深的体会和认同。面对着仕途中不断出现的风波和危机,辛弃疾当然也和其他的士大夫文人一样,希望能够从道家思想这里找到解决的良策。

既是报国无门,他便到江西修了一座带湖别墅,咀嚼自己的寂寞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履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

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

这回可真的应了他的号“稼轩”,要回乡种地了。一个正当壮年又阅历丰富、胸怀大志的政治家,却每天在山坡和水边踱步,与百姓聊一聊农桑收成之类的闲话,再对着飞鸟游鱼自言自语一番,真是“闲愁最苦”,“脉脉此情谁诉”?

约在第一次在江西为官(淳熙二年至三年任江西提刑)期间,辛弃疾就在江西上饶城外一里左右处买下了这块地皮。此处风景优美,有一个狭长如带的湖泊,名为“带湖”。他规划在此建造几十间房屋,开辟些菜地和稻田。由此可见,对于官场生活,辛弃疾早已是心生厌倦,只是,他的事业心又让他不愿轻言放弃而已。淳熙八年(1181)秋,辛弃疾在带湖旁的新居将要完工,此时他正在江西安抚使任上。

辛弃疾的追求从来不在于做一个词人。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恫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他是贾谊、诸葛亮、范仲淹一类的时刻忧心如焚的政治家,对国家民族有一颗火热的心,也不怕谗言倾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所以随时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大进大退:稍有政绩,便招谤而被弃;国有危难,便又被招而任用。

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这一切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着他敲打着他。既然这股能量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儿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

辛弃疾的改革与整顿,既是“不为众人所容”,终于就在他离开长沙的第二年,受到革职处分,被迫退隐。那一年,他才42岁。可以说,长沙既是辛弃疾仕官生涯的一个顶点,也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从此之后,他就转入了断断续续20来年的闲居生活。英雄还没老呢,却不得不任剑鞘蒙尘,也不得不受制于人。但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过他的报国理想,所谓“位卑未敢忘忧国”,他的一颗心,始终在为大宋王朝跳动着。可除了一声声长啸,化为两行清泪,辛弃疾内心的无奈和痛苦自是无以言说。而他这位悲剧英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霸蛮精神,自此丰富并充盈到湖南人的性格里,使得湖南人的精神内蕴多姿多彩、深沉苍凉。

后来,宋廷向金国求和。开禧三年(1207)秋,金人以索取南宋权臣韩伲胄的首级为议和条件。韩大怒,再次对金用兵,并想请辛弃疾出山,以壮军威。而此时,辛弃疾病已沉重,最终“抱恨入地”。

上一页首页5/6尾页下一页

上一篇:刘少奇跑龙套

下一篇:戚继光竹竿破倭刀

相关文章

评论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