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故事网故事书库

第七章 烽火再起

2014-03-31 来源:故事会 作者:佚名 查看评论
摘要:万历二十二年(1594)十二月七日,一个人的到来让沈惟敬明白了一个道理:说过的话,签过的字,不是说赖就能赖的。小西飞来了,根据日本和谈的会议精神,他作为日本

万历二十二年(1594)十二月七日,一个人的到来让沈惟敬明白了一个道理:说过的话,签过的字,不是说赖就能赖的。小西飞来了,根据日本和谈的会议精神,他作为日本的使者,前来兑现之前明朝的承诺。

沈惟敬迎来了一生中最大的危机,因为小西飞并没有参与他的密谋,而日方使者到来,必定有明朝高级官员接待,到时双方一对质,事情穿帮,杀头打屁股之类的把戏是逃不了了。

在沈惟敬看来,他这辈子就算是活到头了,除非奇迹出现。

结果,奇迹出现了。

万历二十二年(1594)十二月十九日,兵部尚书石星奉旨,与小西飞会谈。在会谈中,石星提出了议和的三大条件——真正的条件:一、日本必须限期全部撤军回国;二、封丰臣秀吉为日本王,但不允许日本入贡;三、日本必须盟誓,永不侵犯朝鲜。然后他告诉小西飞,如果同意,就有和平,如果拒绝,就接着打。

出发之前,小西飞被告知,明朝已经接受了日方提出的七大条件,他此来是拿走明朝承认割让朝鲜的文书,如果一切顺利,还要带走明朝的公主。而现在他彻底懵了,他终于明白,之前的一切全是虚幻。

然而接下来,他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面对石星,小西飞说出了他的答复:同意。所谓同意,代表的意思就是日本愿意无条件撤出朝鲜,不要公主,不要通商,不再提出任何要求。

小西飞撒了谎。

首先,他是小西行长的亲信,这件事又是小西行长负责,事情办到这个地步,消息传回日本,小西行长注定是没好果子吃的。其次,他毕竟是在明朝的地盘上,对方又是这个态度,如果再提出丰臣秀吉的“梦幻”七条,惹火了对方,来个“两国交兵,先斩来使”也不是不可能的。

听到小西飞的回答,石星十分高兴,他急忙向明神宗上奏疏,报告这一外交的巨大胜利。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明神宗竟然不信:“明日,你在兵部再次询问日使,不得有误。赵志皋随你一同去!”赵志皋,时任大学士,特意交代把他拉上,说明皇帝对石星缺乏信心。

万历二十二年(1594)十二月二十日,第二次询问开始。这次询问,明朝方面来了很多人,除了石星和赵志皋外,六部的许多官员都到场旁听。

在众目睽睽之下,石星向小西飞提出了八个问题,而小西飞也一反常态,对答如流,说明日本的和平决心,听得在场观众频频点头。经过商议,石星和赵志皋联合作出了结论:小西飞,是可以相信的。

虽然这是一件极其荒谬、极为可笑的事情,但在双方共同努力忽悠下,和平似乎已不再是个梦想。这关终于过去了,沈惟敬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不过,这口气也就松了一个月。

明朝的办事效率明显比日本高得多,万历二十三年(1595)正月,明神宗便根据谈判的条款,对日本下发了谕旨,并命临淮侯李宗城为正使,都指挥杨方亨为副使,带沈惟敬一同前往日本宣旨。

这下,事情彻底败露了,丰臣秀吉一把抢过诏书,摔在了地上,吐出了心中的怒火:“我想当王就当王,还需要你们来封吗?”

万历二十四年(1596)九月,丰臣秀吉发布总动员令,组成八军:第一军:指挥官加藤清正,一万人;第二军:指挥官小西行长,一万四千人;第三军:指挥官黑田长政,一万人;第四军:锅岛植茂,一万两千人;第五军:岛津义弘,一万人;第六军:长宗我部元津,一万三千人;第七军:蜂须贺家政,一万一千人;第八军:毛利秀元,四万人。以上人数共十二万,加上驻守釜山预备队,日军总兵力约为十四万人。

相对而言,在朝的明军总数比较精确,合计六千四百五十三人。

当时的明朝,并没有把日本放在眼里,经过综合考虑,明朝派出了援军,如下:吴惟忠,三千七百人;杨元,三千人。

上一页1/7尾页下一页

上一篇:第六章 停战谈判

下一篇:第八章 海上大捷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