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故事网故事书库

第七章 十亿个掌声(1970-1989)(2)

2013-04-06 来源:故事会 作者:佚名 查看评论

《何日君再来》引发争讼,文献考据八十年代一个文化事件,邓丽君在八十年代初期,如她所预言的以歌曲与温柔获得中国人的认同:一方面,在连串的大型演唱会之外,她儿乎是以最快的速度连续出版了数十张唱片,并一度在1981年,只在香港一地一年内出版的五张唱片均获得“白金唱片”荣衔,创下歌坛纪录;同时她也加紧演绎、呈现小调与中国诗词的歌曲,并在1983年录制了以唐宋诗词为主的著名专辑《淡淡幽情》,把白己的声望与歌艺提升到巅峰。这段时问也是邓丽君创作与表演的高峰,不但《何日君再来》、甜蜜蜜》、书城故事》等歌曲成为华人经典,在华人世界广为流传,到了八十年代中期,邓丽君的努力更开花结果,屡得大奖,破纪录地三度入选日本“红白歌唱赛”,三度获得日本“全国有线放送大赏”,俨然成为华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巨星,光芒耀眼,从青春的形象蜕变为成熟婉约的中国传统女性。尤其《何日君再来》这首歌曲,由于邓丽君唱来别具韵味,荡气回肠,不但在港台引发轰动,在日本同样被人传颂不已,乃至于随着改革开放风潮,传遍了神州大地。

邓丽君吟唱的“人生难得儿回醉,不欢又何待”,以及歌曲中的一声轻叹,不但不知风靡了多少中国人,更成为流行音乐中的经典。但是《何日君再来》这首描写旧时代上海繁华的歌曲,因为日本同样传颂,被以讹传讹,于是有人以为是描写日本皇军出征的歌曲,所以遭到严格批判,并被冠以“靡靡之音”的称号。不过在一轮激辩后,虽然仍然有一些人对《何日君再来》的调调不甚满意,认为依旧有“靡靡之音”的嫌疑,同时歌曲中提倡“及时行乐”的联想,对精神文明有不健康的影响,但是,关于这首歌曲的来源,则被查出应该是出于1939年,是当时香港大地影业拍摄的电影《孤岛天堂》的插曲。原来《何日君再来》这首歌的词曲作者是知名创作家刘雪,电影《孤岛天堂》的内容则是描写一群上海抗日青年,在打击日军特务组织后,准备投奔大后方抗日战线的故事。

而《何日君再来》就是这群青年在准备分离时的惜别词。因此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抗战时期能在电影中唱这首歌,其实别具意义,更隐含沦陷区的中国同胞希望尽早光复、打败日本军国主义的期盼。

1980年7月27日,北京晚报》特地报道了电影《孤岛天堂》的女主角黎莉莉与《何日君再来》原词曲创作人刘雪创作的过程,并进行抢救历史、厘清争议真相的工作。这才让真实的史料与这首歌的精神,呈现在全中国人的眼前。

走私邓丽君磁带,成为当时边境一大风潮其实邓丽君走红于中国大陆的信息,早就被敏感的各国媒体所掌握,更有西方评论家在改革开放之初在媒体为文指出,包括《甜蜜蜜》、何日君再来》等邓丽君的经典金曲,都是以温柔的歌声融化了政治的冷漠与教条,之所以会产生广大的流行风潮,则是因为这些歌曲的内容适应了大陆青年想要寻求梦幻的浪漫情怀。在邓丽君的歌声被查禁之后,边境上夹带、偷渡、走私邓丽君录音带的消息不断,这些不但证明了邓丽君的魅力,并且也被外国媒体形容成“中国青年宁愿缩衣节食,也希望听到邓丽君婉约温柔的歌声”。邓丽君的歌曲在中国大陆黑市盛行,已经产生了激烈冲击。1984年,邓丽君举办了多场全亚洲瞩目并且屡创纪录的大型个人音乐会,声望达到历史巅峰。纽约时报》与BBC驻北京记者,也借着邓丽君在台北举办演唱生涯巧周年演唱会的机会,专访了邓丽君,并将邓丽君的成就传达给全世界。邓丽君在访问中除强调台北演唱会全场实况将对大陆进行短波的现场直播外,更表达了对大陆同胞无限的慰问与关怀。}$约时报》以将近四分之一版面介绍了邓丽君的卓越表现以及在中国大陆的影响。文章除提及中国边境地区出现走私邓丽君录音带的风潮,还指出,走私进入大陆的邓丽君录音带数量相当多。至于合众国际社则报道,邓丽君的歌声即使在西藏都受到欢迎,一些藏民以将近三块美金的代价,购买邓丽君的翻版录音带,而这个金额儿乎是一般人半个月的生活费。

报道中还提及,大陆人民对邓丽君的歌声耳熟能详,香港一些录音带制作商,还特地大量翻版邓丽君歌曲到大陆贩卖。1986年,邓丽君被美国《时代》周刊列为“世界七大女歌星”之一,更是华人歌星所获得的最高称誉。射代》周刊的报道中指出,邓丽君的歌声散布在华人世界,她天真无邪的嗓音,最擅长表达抒情歌曲,所以广受海内外同胞喜爱。

上一页首页2/2下一页

上一篇:第六章 月亮代表我的心(1988-1995)

下一篇:第八章 我只在乎你(50年的爱与怨)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