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故事网故事书库

第五章 春花秋月何时了(1981-1987)(2)

2013-04-06 来源:故事会 作者:佚名 查看评论

爱情多少也让邓丽君对事业分了心,1982年的新作品明显减少,5月起有大半年的时问投入古典专辑《淡淡幽情》的策划,直到10月,邓丽君才与林了祥、谭咏麟合作,于香港拍摄无线电视特辑。

偏好慈善表演的她,终于在年底“复出”参加香港《欢乐满东华》慈善晚会。但也在此时,邓丽君对白己的人生做出重大选择一一与郭孔压退婚。

《淡淡幽情》:后无来者的唐宋风致。女人对于年龄多半敏感,女艺人在过了二十岁之后尤其避谈年龄,但邓丽君不一样。1983年1月,邓丽君在香港富豪酒店开设生日派对,与歌迷同庆三十岁生日,在退婚之后举办这场公开活动,等于问接宣告她对歌唱事业的热爱。其后,邓丽君将全部感情投注于工作。以传承中华文化为志业的她,于1983年,开始筹划《淡淡幽情》专辑的发行与制作事宜,这也是国语流行乐坛惟一以唐诗宋词为主轴的概念性专辑,不同于艺术性歌曲。邓丽君寻找当时中国大陆和港台最前卫、权威的制作人谱曲,目的就是在于为古典诗词塑造新的生命,结果这张专辑不但大卖,并且幽雅的气质与邓丽君的旗袍装扮结合在一起,打造出中国古典美女才女的气氛,让邓丽君的艺术成就更上一层楼。这张全数以唐诗宋词为主轴的概念唱片,以南唐李后主的独上西楼为开端,在大导演刘家昌的谱曲下,邓丽君唱出了贯穿整张唱片的幽雅气氛: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邓丽君以行板的速度,演唱这首全数是高音,并且如真似幻的作品,结果在丝毫不见匠气的状况下,举重若轻地把这首歌的寂寥气氛演绎得十足,尤其在真音与假音问的转换,全不见勉强之处,结果兼顾了艺术歌曲的技巧,又不失流行的气氛,这种独特的性质,贯穿着整张唱片,营造出邓丽君风格的情调,并表现在随后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这首歌上。当邓丽君以略微轻快的节奏,演唱着“明月儿时有,把酒问青天”时,歌曲呈现出一番清平景象,邓丽君淡淡的唱法,把气氛营造得颇为闲淡;但随着“何似在人问”的歌声一落,凸显孤高、节劲的快板登场: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邓丽君在高低歌声中婉转白如,以转音表现出穿梭在天上人问的瞬问与无常,同时以拉高长音的曲调为这一段收尾,充分表现出对于人世问凡事无常的无奈。也凸显作曲者梁宏志的匠心独运,以充满现代感的手法赋予古典文学新的生命。但在结尾部分,邓丽君重新又以行板唱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则又是以平稳的节奏、舒缓的曲调,唱出千古悠远与豁达的感觉,只是相较于诗人的多情与潇洒,邓丽君的演绎方式却带来了儿许婉约与柔弱,把一股思古怀世之幽情,替换成对于情人、爱情的憧憬与怀念,或许也是邓丽君借词表意的特殊之处。邓丽君这张唱片的特殊之处,在于她是以一种独特而前卫的手法,诊释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新脉动,让中国人感受到老祖宗的情怀与温柔,而不是一定要限在艺术歌曲的条条框框中,逐渐消逝生命;同时这种以概念贯穿整体制作风格的大胆尝试,乃至于刻意忘却流行,结合古典树立新乐风的手法,都凸显这是张大胆尝试,把商业放在其次的试验性作品。当然在商业逻辑上,邓丽君是完全成功地把这张专辑塑造成台湾流行音乐上的里程碑,但从作品的特殊性分析,除了缺乏对社会的批判性外,邓丽君这张力作堪称是前卫之作,呈现出邓丽君的企图心与旺盛的创作力。但令人激赏却又悲哀的是,在这张概念性专辑之后,包括邓丽君在内,国语歌坛从此再也无人有足够的能力与高度,创作出这种传统与流行有机性结合的作品,甚至这张梦幻专辑中的歌曲,虽然备受肯定,但由于演唱需要高度技巧,因此后继歌手能够有足够能力翻唱者其实寥寥可数。至于邓丽君在这张专辑之后,由于把精力放在演唱会与日本通俗歌曲的表演上,加上原先结合中国传统要素的新创作因故取消,因此整体而言也未能再有突破。从文化与历史的角度来看,邓丽君成长白传统歌曲、民谣、小调盛行的时代,因此从小熏陶出相当完整的传统唱腔与演绎方式,也就是她其实在无意问,早已深谙中国词曲的转音与变换方法,加上在通俗乐坛多年的努力,兼取二者之长,终于试验性地创作出这张在传统与流行问取得和谐的作品。从歌手个人演绎的角度看,《淡淡幽情》其实反映了邓丽君始终坎坷、流离,却又期待完美恋情的不完美人生,因此《淡淡幽情》反映的是邓丽君的孤寂、缺憾,以及一种封闭在中国情怀中的无奈,邓丽君借着传唱高度含蕴的歌词,问接表达出了面对超乎个人意志与能力控制之外的命运,单一的个体只能无奈地接受、体验的悲}iJ命运。因此在邓丽君之后,再也没有歌手能在传统乐风背景的前提下,逐步建立起白身的流行乐风导向,加上时代迅速变迁,美式乐风与消费形态已经以更快的速度与动力主导了流行的分歧取向,因此邓丽君创造出的这种流行,也势必成为绝响,只是空谷佳人回音优美如昔,邓丽君毕竞为这个世代与这个方向留下了不灭的痕迹。

三十岁的邓丽君事业迈向巅峰。“巧周年纪念巡回演唱会”成为邓丽君演唱史上最重要的演出纪录1983年的农历年,邓丽君应邀前往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最大的凯撒皇宫酒店演唱,成为第一位在这家酒店演唱的中国歌星。这场安排在2月19 , 20日的表演,1月底票已售完,凯撒皇宫原本只有1100个座位,后来硬是加到1500座,两旁的走道、中问的阶梯,都挤满了观众。具有宣扬中国文化使命感的邓丽君,在表演中特别安排了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南唐后主李煌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等12首以唐诗宋词谱曲的作品,让西方人领略中文之美。1983年3月,邓丽君连续第二年受邀主持金钟奖颁奖典礼,成为报纸娱乐版热门话题,这次的搭档则是换成在台湾有“急智歌土”之称的张帝。台湾在“金曲奖”开办前,评选对象涵盖电视戏剧、综艺节目和流行音乐唱片的“金钟奖”,是台湾演艺界的年度大事,与电影界的“金马奖”并列为台湾演艺界两大奖项。正因金钟和金马地位之崇高,获选为典礼主持人,不仅是荣耀,更代表在演艺圈的成就与辈分,能二度、三度执主持棒的艺人很少,也只有台湾综艺界的“大姐大”张小燕曾经有此殊荣。三十岁对邓丽君是有多重意义的,她的事业在这一年展翅再匕,这一年也是她正式踏入演艺圈第15年。1983年底邓丽君以香港为起点,在红勘体育馆举办巧周年巡回演唱会,第二年又一路唱到东南亚。“巧周年纪念巡回演唱会”是邓丽君演唱史上最重要的演出纪录。走红于亚洲的邓丽君在八十年代多次到东南亚各国巡回演出,但最令东南亚华侨印象深刻的莫过于1984年1月巡回到新加坡和吉隆坡的“巧周年纪念巡回演唱会”。从当时物价来看,尽管新币35元至80元的票价不便宜,但歌迷省吃俭用只为买一张票,甚至有歌迷每场必到,观众反应热烈。后来由宝丽金发行的“邓丽君巧周年纪念演唱会”专辑,直到今天仍不断有人选购。1984年3月,邓丽君更获得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的殊荣,为历届十大杰出女青年中难得一见的艺人。另一方面,歌声传遍全中国的邓丽君,在中国大陆多次邀访后,终于在1985年1月于新加坡接受《北京青年报》的电话专访,这是她首次公开与大陆媒体接触。

上一页首页2/3尾页下一页

上一篇:第四章 假护照风波(1979-1981)

下一篇:第六章 月亮代表我的心(1988-1995)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