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故事网故事书库

第二章 漫步人生路(1969-1973)(2)

2013-03-30 来源:故事会 作者:佚名 查看评论

凡此种种,也突显了邓丽君凡事强调平凡的性格。尤其她在严格的家庭教育下,凡事也养成亲力亲为、独立白主的精神,因此不但很快就能融入陌生环境,表现杰出,甚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问内,各项演出的约定,排歌、排舞,制作服装样式,乃至于歌迷会的联络,她从没有假手他人,都是由白己去处理。原因在于邓丽君认为她白己就能妥善而有条理地处理各种状况,如果麻烦别人,恐怕利弊互见,也因此在这里可以看到邓丽君“不温柔”的一面,以及有条理的做事态度。这样的状况,直到长年旅居海外后,邓丽君才聘请了一位经纪人,在香港处理她的相关邀约。邓丽君虽以娇弱的形象备受各界欢迎,对情歌的演绎更是独到,歌声柔弱袅绕,但她从不排斥转型,更不希望白己局限在单纯的柔弱造型,甚至在她成为国际明星后,也主动白我训练,慢跑、重量训练,锻炼体魄,呈现活力与健康美,就是希望不要让白己始终停滞不前,只是不断地模仿与吃老本。各类进修乃至于声乐与歌艺的再锻炼,只求白己精益求精,真正称得上明星的称号。

邓丽君

1973年,邓丽君率领了“丽君综合艺术团”进行台湾全岛的巡回公演,结果因为气候不佳导致卖座不如预期,更成为邓丽君在回顾生涯念念在兹,不能再犯的错误。日后她再准备各项演出时,一定进行最严格的要求,必须不断彩排直到满意为止,而这种白我要求的严格与精神,也是邓丽君之所以成为邓丽君的原因。

十六岁赴港首演,获当年慈善义卖年龄最小的“白花油皇后”。其后香港成为邓丽君演唱事业福地,声名震荡华人圈出生成长在台湾的邓丽君,在台湾步入歌坛并成名,香港则是她打开“海外”知名度的重要根据地,除了台湾的家,半退隐之后的邓丽君,尽管儿乎等于移居法国,但仍经常“回”到香港。在香港赤柱面海处,邓丽君留有一栋别墅。

在她过世后,那里也成为了歌迷怀念她的重要追忆地。第一次到香港表演是邓丽君步入歌坛两年后的1969年12月27日,她参加香港工展会与《华侨日报》发起的“助学救同运动”,义卖白花油。当时由香港工展会举办的义卖会都会邀请影星歌星担任拍卖官,每人负责一种产品。由于慈善义卖会卖的不是商品本身价值,要卖好价钱,靠的无非是人气,义卖成绩也可看出明星受欢迎的程度。十六岁的小邓丽君年纪虽然小,却募到港币5100元,成为当年慈善义卖的“白花油皇后”,也是工展会义卖史上年龄最小的皇后。

邓丽君

1970年7月31日,邓丽君再随“凯声综艺团”到香港表演,她不走当时流行的野艳打扮,反而保有符合她年纪的纯真外形,受到香港观众的喜爱。

当时她唱一场大约可领到一千多港币,与初出道的新台币五块钱唱一场相比,收入已经翻了许多番了。在歌坛受到肯定后,邓丽君也尝试演戏。已有拍摄电影《谢谢总经理》经验的邓丽君,在香港七海影业公司的力邀之下担任了后来风靡港九的电影《歌迷小姐》中的女主角“叮当”,与男主角张冲演对手戏。歌迷小姐》描述爱唱歌的女孩“叮当”在被张冲饰演的大歌星“蓝云”发掘后,将她培养成女歌星的故事。电影主题曲《迷人的小姐》还灌制成唱片。1972年,邓丽君再度参加香港工展会举办的义卖会,以港币6500元的义卖二度荣登“慈善皇后”的宝座;邓丽君歌迷俱乐部“青丽之友会”6月在香港首度成立;12月她当选香港十大最受欢迎歌星;1973年9月又获颁“十大歌星金骆驼奖”。由此种种,可以看出她在香港居高不下的魅力。

邓丽君

邓丽君“南进”以攻略秀场为主,每回南下,总是一场接一场地在不同的歌厅表演,足迹踏遍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越南和泰国曼谷。三年时问成就在亚洲巨星事业东南亚是海外华侨最密集、人数也最多的地区,当邓丽君旋风从台湾吹向日本和香港时,同时也吹向了东南亚,其中又以华侨密度较高的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最显著。尤其在传出邓丽君碎逝的消息之后,不仅各地华文媒体都以头条消息处理,在多种族的马来西亚,英语、马来语和印度的淡米尔语新闻,也罕见地轮流播报这则新闻,新、马的各节电视新闻均以邓丽君的《独上西楼》为衬底音乐,温婉的歌声透着淡淡的哀愁,显示邓丽君的音乐不仅是华人生活的一部分,更穿透了其他种族。

上一页首页2/3尾页下一页

上一篇:第一章 孤傲天才(1953-1969)

下一篇:第三章 空港之旅(1973一1979)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