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故事网传奇故事

杀人的故事(7)

2015-05-02 来源:故事会 作者:佚名 查看评论

我们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艾可思在上大学的时候居然学的是哲学专业,而且是西方哲学。这个年代像哲学这类专业基本上就没人问津了,可是艾可思偏偏就报了这个专业。事情说来有点奇巧,他在上中学时曾听过一个也是哲学系毕业的老师说过哲学是“智慧的学问”。艾可思那时还没有必要考虑金钱和女人的问题,因此一个人有没有智慧对他来说自然就显得最为重要了。既然学了哲学后可以比其他人更聪明,他便从心底里对哲学产生了一种近乎热恋般的向往。上大学期间,他读到了一本介绍胡塞尔的专着,“我们且不可因为时代而放弃永恒”,胡塞尔的这句话曾让他热泪盈眶。于是他便狂热地迷上了“永恒”,迷上了哲学家们所说的关于这个世界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本质”,具体体现为迷上了胡塞尔,迷上了他的现象学方法,他的意向性理论,他的“悬置”的方法,于是他也想试着返回到直接直观的最初来源,回到由直接直观得来的对本质结构的洞察。但是他觉得,事实上胡塞尔唠唠叨叨地说了那么多也只是讲了意向性的原则和方向,并没有把方法问题说清楚,比如他说直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结构,可是他的话只有理论意义而没有实践意义,直观,究竟如何直观?如果在实践上没有意义那么胡塞尔的全部理论就只能是一个虚拟的理论神话和一连串编织得花里胡哨的文字游戏,除了愉悦心智全无别的用处。而哲学如果只停留在愉悦心智的层面上那么它就只能是哲学家们自娱自乐的玩具和自爱自怜的借口。艾可思顺理成章地认为自己有必要把胡塞尔没有讲清楚的东西讲清楚,没有说完整的话说完整,没有完成的工程完成了,这样的话老胡的现象学才能成为一个天衣无缝完美无缺的体系。

产生这个想法是一个晚上他在图书馆里读完了《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的时候,合上书本的那一刻他的大脑里就灵光一闪,认定伟大的胡塞尔的体系是有缺陷的,而这个缺陷恰恰就是成就他的机会。发现普通人的缺陷是聪明的,而发现大师的缺陷则是伟大的。艾可思是读过哲学史的,他知道所有的哲学家都是有缺陷的,有的哲学家生前就能发现自己的缺陷却没有办法解决或者来不及解决,有的哲学家则以为自己已经解决了人类思想上的全部问题以至于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的毛病在哪里,而后世的新的哲学伟人的产生恰恰就是在对前辈哲学大师的批判中实现了突破,形成了新的思想体系,建成了自己的哲学大厦。而当他想到这一点的时候心跳便聚然加速,身体突然像风中的树叶一样颤抖起来,他隐隐约约地感到哲学史上一场伟大的革命就要到来,而他,艾可思,正是这场革命的发动者。因为他发现了胡塞尔的毛病,他的缺陷,他的阿基里斯之踵,这就意味着一个新的哲学大师的诞生,而这个大师的名字很可能就叫艾可思!

艾可思血脉贲张热血沸腾,艾可思心潮澎湃激情飞扬。这位不满二十岁的大学生心高气傲年轻气盛,压根儿就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以为既然进了这样的名牌大学就一定是人类精英思想天才,既然读了哲学就肩负着寻求真理的伟大使命。他满脸通红气喘嘘嘘地找到了他的老师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但是由于太过激动见了面后反而说出不话来。老师姓茅,他自己说他的名字叫“猫头鹰”,是黑格尔说的那种“只在黄昏时起飞的密涅瓦的猫头鹰”。“猫头鹰”老师几乎大半生都在研究哲学这门“能使人聪明的学问”,然而不知是走火入魔还是修炼未到,一点也看不出来他的哲学研究让他聪明起来了,正相反,他好像比他穿开裆裤时候还要愚蠢。比如说直到现在他连个老婆都娶不来,五十多岁的人了还是光棍一条,还是一只形单影只地飞来飞去的孤独的“猫头鹰”。寡妇门前是非多,其实光棍男人更容易出问题。老师虽然年过半百却人格完整身体强壮,这就意味着对于老师来说仅仅有了“使人聪明的学问”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弗洛伊德那古怪的利比多,老师在研究哲学的同时还时常产生性妄想,不是摸了女学生的小手就是像阿Q见了吴妈那样跪到了女助教面前,搞得异性们见了他都像见了瘟神一样避之不及。

上一页首页7/23尾页下一页

上一篇:染血的戒指

下一篇:蜘蛛奇案

相关文章

评论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