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故事网传奇故事

绑架幼童案中案(8)

2013-08-07 来源:故事会 作者:佚名 查看评论

丙:这人也给排除了,他附近有家却要在宏运大楼收信,是因为那是替正在跟外地谈生意又不想让外界知晓的要好同事代收的。

丁:这个中药掮客所收的信函也与婚外恋有关,他的疑点也排除了。

戊:这位铁路工程师后来被作为新中国第一代铁路工程专家调往北京国家铁道部研究院工作,因为他在工作中颇具钻研之心,所提出的几个观点甚至还获得了国际赞誉。他在宏运大楼居住期间收到的信函、汇款之类,皆与此有关。至于关照辛大爷保密,那是因为他不想让人知道了惹什么麻烦。

己:她最后倒是折进了局子,以反革命罪给判了七年,不过跟眼下专案组正在调查的案件无关。其住所地派出所转来的那封检举信反映的情况属实,她确系“保密局”特务浦某的姘头,后浦某逃往天津以行医为业,仍旧与其通过信函联系。她曾多次密赴津门与浦幽会,最近两人正密谋偷渡香港,已经进入了具体准备阶段。

庚:和丙的情况类似,这个瘸腿女人在儿子找对象的问题上跟丈夫意见分歧,她是支持儿子的,就给儿子支招,让女方把信函寄到宏运大楼由她替儿子取。因此,她的嫌疑也被排除了。

这样,案件的线索就断了。

五、又一次意外之功

1951年5月12日,幼童绑票案发生的第七天上午,专案组开了一个案情分析会。会议的议题只有一个:如何寻找“野马”的线索。

侦查员经过反复分析,认为既然“野马”给井端阳的是宏运大楼的通信地址,而且井端阳4月18日寄往该大楼的那封信已经不在信报架上了,这表明“野马”已经从宏运大楼取走了那封信,当一然,也可能是指派他人前往取走的。但是,不管是“野马”自己取走,还是指派他人取走,都有一个跟宏运大楼接触的过程。

而“野马”之所以把宏运大楼作为联络点,说明“野马”对于宏运大楼的情况应该是熟悉的。基于这一点,侦查员就想到了是否可以从这个“熟悉”上寻找“野马”的线索。 “野马”熟悉宏运大楼,可能是由于以下几点:一、“野马”是目前该楼内的住户;二、曾经是该楼的住户;三、有与其亲近的人是该楼的住户或者是房东莫胜天的亲朋好友;四、是宏运大楼附近的某个居民。是不是可以循着这个思路追查“野马”的蛛丝马迹呢?专案组反复讨论下来,认为可以试一试。楼内的住户和附近的居民这两块儿已经细细调查过了,尚有宏运大楼以前的住户以及房东莫胜天的亲朋好友这两块儿需要调查。专案组随即启动了这两项调查工作。

衣博中、纪雷负责对宏运大楼业主莫胜天的走访。莫胜天是保定“宏运面粉厂”老板,他另外还开了一家纱厂,在当时的保定也算得上有点儿实力的资本家了。莫老板有个儿子,早年在北平读书时加入了中共地下党,后来身份暴露去了根据地,参加了八路军,1942年“反扫荡”时不幸牺牲,莫家因此被定为烈属。

莫胜天听侦查员说明了来意,认真回忆了自己的那些亲朋好友,想来想去觉得似乎没有可疑对象。不过,他还是按照侦查员的要求开具了一份名单。衣博中、纪雷拿着这份名单奔波了整整五天,接触了七十多名莫老板的亲朋好友,没有发现任何与“野马”沾得上边儿的蛛丝马迹。

与此同时,另外三位侦查员吴富生、李春君、翟芝峰也在奔波。他们分工负责对曾在宏运大楼住过后来搬离的房客进行调查,这项工作十分烦劳,涉及的人不但多,而且杂,又时隔多年,难度非常大。三人原本要去找房东莫老板要租户契约档案,可是向宏运大楼的看门人辛大爷一打听,他的柜子里竟然保存着自宏运大楼开张以来每一户房客的姓名、职业、原住址以及退租后的联系方式。有了这份资料,侦查员的工作省力不少,但也奔波了五天,最后总算发现了一个可疑对象——柯本清。

柯本清是保定解放前半年住进宏运大楼303室的,他没跟房东莫老板签约,而是向一个姓张的二房东租借的。侦查员按照辛大爷那份册子上的登记资料去找过张某,得知那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老太,已于一年前中风而殁。从其养女以及派出所那里了解到,张某系地主遗孀,手头有点儿遗产,老公死后她就靠乡下的地租以及在城里转租房子做二房东的收入过着比较滋润的日子。她在宏运大楼的房子是怎样转租给柯本清的,这个情况张某的养女就说不上来了。

不过,侦查员还是查到了柯本清的一些情况。这人在入住宏运大楼时年龄在二十三岁左右,是省师范学校的学生,而据省师范学校中共地下党在保定解放后向公安机关提供的材料来看,这主儿系打着“进步学生”旗号混在学生中的特务分子;后来公安局在接收的敌档里发现了其从“内调部”(前身是国民党“中统”)保定站领取活动经费和奖金的记载。

辛大爷手头的资料上记载,柯本清是保定解放前三天离开宏运大楼的,之后,这人就不见影踪了。不过,侦查员在走访与柯本清同时期住在宏运大楼的住户时得知,这个被同楼人称为“柯先生”的斯文青年写得一手好字,他曾给笃信佛教的邻居写过一幅“普度众生”的行书,那邻居至今还保存着。侦查员把那幅字拿到看守所让在押的井端阳辨认,井端阳说这手行书很像“野马”写给他的那两封信上的字迹(第二封信虽已被雨水打湿,但牛皮纸信封上的字还是勉强看得清的),不过前者是大楷,后者是小楷罢了。

上一页首页8/16尾页下一页

上一篇:满清迷案之:有毒的赈灾粮

下一篇:呼兰假药案

相关文章

评论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