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故事网历史故事

柔福公主原是尼姑假冒(3)

2012-03-20 来源:故事会 作者:佚名 查看评论

三、心比天高苦压身

公元1125年(宋宣和七年),金灭辽之后,转而将矛头对准曾共同抗辽的北宋王朝。金借口宋朝破坏双方协同攻辽的协议,分东、西两路攻打宋朝。大宋王朝虽然有中原的良田沃土,有壮丽的万里河山,有几百万一心抗敌的百姓,但以北宋皇帝为首的主和派却无心应战。

战前投敌,卖国求荣之人比比皆是,中原大地陷入战火弥漫、生灵涂炭之中。金军所到之处,奸淫掳掠、烧杀抢夺,无恶不做。而北宋皇帝还在拥着他的宠妃饮酒作乐,达官贵人们也躲在自己的窝中安享天年,平民百姓却倍受凌辱,生灵涂炭。

不断传来的宋军战败,金军势不可挡、一路进犯的消息使这个紧靠着宋都城的小村庄也开始不安起来,看来金军攻破宋都已是必然之事。富人们纷纷收拾金银细软,打理行装,备鞍套马,携妻带子,仓皇逃往别处去了。贫苦人民他们没有盘缠,也无处可去,地里还有辛苦了一年尚未收割的粮食,怎么能扔得下?只是把女儿送往亲戚家,以防被金掳去。

村头的低矮、简陋的茅屋中,李静善一家五口正愁作一团,灶上已经一天未出烟了。金兵很快就要打到北宋都城了,他们的凶蛮、粗野令人心惊。有女儿的人家哪个敢将其留在家中,有谁愿让女儿遭此厄运?但将两个女儿送到哪里去呢?李先生世代居住在这个小村庄,家道兴盛时尚有几门亲戚,家道破落后无人再交往了。父亲紧皱眉头,伤心、无奈地看着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特别是灵慧的小女儿,怎忍心让她落入金寇之手?怎么办?刘氏只有伤心落泪,她的亲戚也是很久没有来往了。现在她们家成了孤零零断了线的风筝。大女儿也只是伤心、落泪,感叹自己生不逢时,命运多舛。这时的李静善只有15岁,她也很伤心,恐惧,但与生俱来的坚强的性格不允许她落泪,也不允许她把自己陷入绝境。她怕金兵,但更多的是对他们的仇恨,北方的蛮子为何总欺我中原?为何如此凶残地对待平民百姓?她更恨北宋朝廷,中原这么多的人民,这样富饶的土地,怎么就不和金人抗战,却向他们讲和?!她决不能让金军侮辱自己,但她更不会去死,她要活下去,而且要活得愈来愈好。但现在到哪里去呢?

她苦苦思索着,一个庭院在她脑海中出现。对,就去那里!父亲每年都要领着三个孩子到京城去转上两趟。每次到京城父亲都要去乾明庵。爸爸与乾明庵师太很投缘,每次都要向她求教些问题,而她也十分喜欢聪明可爱的小静善。金人虽蛮,想来庙宇、庵堂不会遭他们掳掠吧?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双亲。他们都呆住了:女儿怎么竟然想出家?听完静善的话后,母亲哭了,父亲则木然地叹息着,苍白的脸更深地埋在了手掌中。当尼姑总比被金人侮辱要好得多。他们已无选择。双亲只能痛苦而无奈地答应了她的想法。

简单地收拾行装后,李静善与姐姐被父亲送到了京都内的乾明庵,成为小尼姑。

尼姑庵内虽然平静,但生活清苦,无聊。每日里青帽罩着剃去秀发的光光的脑袋,肥大的灰袍裹着苗条、匀称的身体,坐禅、打坐、诵经文,敲打枯躁的木鱼,这一切都使年轻的李静善感到苦闷、压抑。由于她父亲的关系,师太对她姐妹很不错,不给她们派重活,还允许她们看书、写字、绘画。但庵中的尼姑们,似乎是那青帽、灰袍也裹住了她们的青春、裹住了她们的心,平日里除了诵经、打坐外,总是一副凝固、冰冷的脸,极少说话。就连静善的姐姐也成了一个极正统的尼姑,她总是冷冷冰冰,面无笑容。当静善找她说几句知心话时,她总是面无表情地回绝,甚至于训戒静善几句。这虽充满生命,但却近似死去的庵堂,重重地压着静善的心。她不能在这里长久地呆下去,一定要想法子出去。

北宋朝廷虽节节败退,金军已攻到了宋都城附近。但由于北宋大臣李纲发动了老百姓奋起抗敌,进行了有效布署,保住了都城,金军战败同意谈判。战火暂时平息。

乾明庵中的李静善出落得愈发标致,青帽大袍遮不住她的绝色天姿。她深深博得了庵院师太的喜爱、赏识。这个师太原是皇室的一个妃子,颇有文采,后来由于不堪宫廷的压抑和红墙内的纷争,奏请皇上遣出皇宫,削发为尼。她很喜欢灵秀的李静善,与她论诗文,研词话,静坐谈心。师太弹得一手好琵琶,时而激昂高亢,时而如泣如咽。

她把这一技艺传给了静善。聪慧的静善将一把琵琶驾驭得天人合一,百鸟为之啼鸣。

除却师太,她最喜欢的便是漫步于殿堂后面那小小的花园。百花中她最喜欢的是梅花。她喜欢梅花傲雪的仙骨,喜欢它在风吹雪压中怒放的容颜,喜欢它淡淡的清香。看见梅花,她便给了自己信心与勇气。一定要跳出这个“活死人”禁锢的尼姑庵!但,怎样跳出去,跳到哪里去?静善陷入了沉思。

上一页首页3/6尾页下一页

上一篇:巾帼自风流——平阳公主

下一篇:固伦和孝公主——三朝凤储两世人

相关文章

评论

本站网友 匿名 ip: 120.210.254.*
[1 楼]
胆子大,假冒公主,一般人也不敢。
2013-02-13 20:29:52
支持[ 8 反对[ 9 ]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