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故事网历史故事

和平曙光——望都会战及澶渊之盟

2011-04-26 来源:故事会 作者:佚名 查看评论
摘要:望都之战宋辽战争再掀高潮,调兵遣将打得不亦乐乎,瀛莫之战辽军稍占优势,而威虏军一役宋军却扬眉吐气。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辽国南京统军使萧达凛和南府宰

望都之战

宋辽战争再掀高潮,调兵遣将打得不亦乐乎,瀛莫之战辽军稍占优势,而威虏军一役宋军却扬眉吐气。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辽国南京统军使萧达凛和南府宰相耶律奴瓜统领数万精锐,沿长城口一带再度大规模入侵,杀向定州以北的望都,准备再决雌雄。宋朝方面王显已经辞去镇、定、高阳关三路都部署兼定州都部署,改由王超接替,并由宋真宗的密友王继忠担任定州副都部署。镇州都部署由桑赞担任,在瀛莫战役中赢得信任的李福为副都部署,高阳关都部署则由真宗亲信周莹承担。

威虏军一战的胜利,多少给宋军统帅部带来了盲目乐观的情绪,新任河北主将王超决定镇、定唐河大阵会同高阳关路人马,三路主力全线出击,迎战进犯望都的辽军。不过也有人反对,开国元勋吴廷祚之子吴元扆提出全军应该继续列阵唐河,稳健应敌。王超考虑到望都作为定州屏障较为重要,拒绝了吴元扆的建议。唐河大军出师不久,就接到了一个不利消息,早先按宋真宗决定“王超兼总北面三路兵(镇、定、高阳关),诸将皆受节度”,但是高阳关都部署周莹怯懦无能,又仗着自己是宋真宗藩邸出身的身份,拒绝了王超会战的指令,声称“本路甲马,非诏旨不可兴发”,高阳关主力只是开到宁边军一带策应待命,紧接着第二个不利消息传来,望都要塞已经被辽军攻克。然而此时庞大的宋帝国唐河兵团已经无法迅速停下脚步了,宋军在四月丙子辰时一千五百名步兵组成的先头部队抵达望都南六里。大宋先锋部队还没来得及下寨,辽军就发动了第一波攻势,宋军奋勇作战,击退辽军。次日中午一过,宋辽两军主力犹如疾驰的列车迎头撞在了一起,一场天昏地暗的血腥鏖战开始了,宋军大将张旻一马当先奋勇杀敌,身被数创仍坚持作战,阵斩一名辽军的将领,受到鼓舞的宋军将士也奋不顾身,杀敌报国。大战持续了五个时辰,辽军进攻受挫,损失惨重,被迫暂时后退。宋军成果丰硕,田敏一军就斩首约二千余级。不过此时的宋军已经非常疲惫了,据王继忠书信记载的宋军情况“军不解甲,马不刍秣,二日矣……士卒渴乏,冒刃争汲。”次日辽军再次发动进攻,他们改变了战术,不再正面冲击宋军阵地,改由耶律奴瓜从背后包抄,焚烧宋军辎重,并集中力量攻打大阵东侧,定州副都部署王继忠见形势有变,遂带领一部分轻骑兵前去拦截辽军一支偏师。一番激战,死伤相当,但是辽军援兵不断到来,越杀越多,而宋军王超的援兵却迟迟不到,身穿官服的王继忠格外引人注目,辽军看到有一个宋朝大官就在跟前,纷纷冲了过来,包围达数十重。王继忠率兵死战,向西山撤退,到了白城一带,终被契丹人俘虏。此时的王超主力也已经焦头烂额,补给被断、辎重被焚,高阳关部队还在宁边军观望,现在王继忠又被俘虏,镇州副都部署李福也领兵临阵先跑了,宋军情况糟糕,据王超战后的奏章描述“人马渴乏,将士被重创……众寡不敌。”最后王超无奈下令全军向定州撤退。

上一页1/7尾页下一页

上一篇:烽火再燃——河北、威虏军之战

下一篇:中国历史上的十大伪君子

相关文章

评论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