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故事网历史故事

孙中山和洪门

2010-12-16 来源:故事会 作者:佚名 查看评论
摘要:广州起义前孙中山和洪门领袖合影黄湘(左四)马湘(左六)洪门是中国历史上的秘密结社系统,清代迅速在南方诸省传播。歃血为

<a href=https://m.banxia.me/gsdq/sunzhongsha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孙中山</a>和<a href=https://m.banxia.me/l/z/201012/2078.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洪门</a>

广州起义前孙中山和洪门领袖合影 黄湘(左四) 马湘(左六)

洪门是中国历史上的秘密结社系统,清代迅速在南方诸省传播。

“歃血为盟、异性结拜兄弟、反清复明”是洪门的特征。

在清代,洪门举行过多次大规模起义,满清对洪门实施了严厉的镇压政策。为了生存,洪门便利用各种名目进行活动,如天地会、三合会、三点会、小刀会、致公堂等等、后来还派生出一个强大的支派哥老会(这些由洪门派生出的支派统称“会党”)。到清末,洪门已经成为相当强大的社会力量。特别是长江流域的哥老会及两广的天地会,会、堂并立,活动频繁。当时的孙中山曾经说过“三府,其人民十居八九已入反清复明之会”。同时,从清中叶起,已经有洪门人士在海外立足,到清末势力也日益强大。同盟会资深会员冯自由在《革命党与洪门会之关系》中指出:“旅英华侨挂名致公堂者逾十万人。”

总之,清末的洪门已经是任何革命者都不可忽视的反清力量。

早在孙中山创建反清的兴中会时,其成员有很多就是洪门中人。不过,那时的孙中山尚未加入洪门。为了增强势力,孙中山亦有意进一步联络洪门。1899年:“三合、哥老两会首领虽有推崇孙总理为总会长之举,然仅属洪门一部之特殊动作”孙中山并未出任。

孙中山真正加入洪门的时间是在1903年,当时,孙中山听胞兄等人的建议在美国正式加入致公堂,并被封为“洪棍”。“洪棍”在洪门内部究竟处于什么地位呢?后来有洪门中人指出:“三合会中的职位比较简单,大致分为红棍、纸扇、草鞋三类。红棍是主持人,是当家,是执行者;纸扇是幕僚,是参谋,是秘书;草鞋是外勤,是交通员,是联络员通讯员。三合会中,所有的职位都是由会中传斗师扎封的(“斗”与“道”同音,可能由此讹传)。传斗师是一代传给一代的。相传三合会的创始人陈近南,就是第一代传斗师。这个职位是洪门三合会中“清贵”之职,地位很高,但无实权。”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横滨创建同盟会,并被推为总理。同盟会总理在同盟会中,是地位最尊贵的、权力最大的。然而,此时的孙中山除了同盟会总理之外,还有另一个身份,就是洪门致公堂“洪棍”。值得注意的是,“洪棍”在洪门致公堂中地位并非是最尊贵的、权力也并非是最大的。此外,同盟会中的另一位领导者黄兴是哥老会的“龙头”(类似于三合会的“洪棍”),同时,同盟会中有很多人都是洪门中人。

孙中山为同盟会制订的誓词,叫“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个誓词与致公堂新章规程的誓词相同。(在同盟会成立之前,孙中山为致公堂手订《致公堂重订新章要义》之《纲领》,其中就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誓词。)另外,同盟会盟书所用“天运”年号,亦源自洪门三合会之年号。

从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加入洪门、创建同盟会到辛亥革命为止,孙中山发动了着名的“十次起义”,在这些起义中,洪门会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是1885年的广州起义,这次起义由兴中会领导,起义的基本队伍则企图依靠会党及绿林。然而起义未及发动因秘密泄露而失败,兴中会会员陆皓东和洪门首领丘四、朱贵全被捕遇难。

第二次是1900年的惠州起义,起义的基本队伍为嘉应州一带会党及新兴一带之绿林。领导者有郑士良、陈少白,还有洪门首领黄福,起义高潮时投军者达二万多人,其中大多数为洪门中人。义军首先聚集于三洲田,并于8月15日晚袭取沙湾,后屡获捷,惜无弹药接济,卒至自行解散。

第三次是1907年的潮州黄冈起义,起义的基本队伍为会党,直接领导者有许雪秋、余丑、陈涌波等,均为会党首领。此役于4月11日发动,义军占领黄冈,后在井州与清军八营激战,义军势渐不支,退回黄冈,以无弹药接济的缘故,最后自行解散。

第四次是1907年的惠州七女湖起义,起义的基本队伍为惠、潮一带的会党,首领为洪门的陈纯、林旺、孙稳。此役孙中山派邓子瑜回国领导,于4月22日在七女湖起义,首战获胜,接着连克泰尾、杨村、三达等圩,进抵柏塘、八子低、公庄等处,后因无弹药接济,义军最后自行解散。

第五次是1907年的钦廉防城起义,起义的基本队伍仍然是洪门会党中人,首领为王和顺、粱植堂、粱建葵、柴少庭、刘显明等。此役,孙中山派出黄兴、胡毅生回国领导。7月下旬,义军从三那出发,取防城。后因攻钦州失利,被迫退入十万大山。

第六次是1907年的镇南关起义,起义的基本队伍是由洪门首领黄明堂、王和顺、梁兰泉、关仁甫等率领的会党武装。起义由黄兴策划及领导,于10月25日发动。义军从越南进入国境,镇守镇南关的官兵多系受招安的原会党武装,义军事先已经对其进行过策反,因此比较顺利攻占镇南关北、中、南三座炮台,与清军鏖战七天,后因清军来援之军达四千余人,义军遂由镇南关撤入越南境内。

第七次是1907年的钦廉上思起义,起义的基本队伍是钦廉一带的洪门会党,由黄兴领导。2月25日,义军从越南进攻钦州,转战钦廉、上恩一带,经过数十乡镇,历时四十余天,先后与两万清军交战。后因弹尽粮绝自行解散,余众遣归十万大山,图谋再举。

第八次是1908年的云南河口起义,起义的基本队伍是由洪门首领黄明堂、王和顺、关仁甫等率领的会党武装。起义发动后,孙中山派黄兴回国担任领导。3月29日夜,义军从越南进入国境,联络部分防营及警察,攻占河口、兰溪、新街。清军大举来援,义军退回越南,以图再举。

第九次是1910年的广州新军起义,这次广州起义革命党人筹备多时,可惜因军警冲突,新军仓促起义,而防营、民军未能及时响应而失败。

第十次是1911年的黄花岗起义,3月29日,黄兴率部攻击两广总督府,总督张鸣岐逃逸。革命党人因遭到闻讯而来的清军的围堵而败退。此役结束之后,经人检收革命军战死及就义者遗骨,得七十二具,葬于之黄花岗。烈士大部分为洪门中人。

综观孙中山发动的“十次起义”,除了1910年的广州新军起义之外,其余九次起义的基本队伍都依靠洪门会党武装。

孙中山发动“十次起义”受挫之后,为了进一步得到洪门会党的支持,于1911年五月赴美,在旧金山与洪门致公堂大佬黄三德协商,决定将同盟会并入洪门。凡同盟会成员以前未有加入洪门的,一律加入洪门致公堂。

这是孙中山继1903年加入洪门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至此,同盟会亦成为洪门一组织。孙中山既为洪门“洪棍”,则在洪门内部被尊称为“大哥”;洪门组织一般称“山”或“堂”,(除了“山”、“堂”之外,还有“会”、“社”,例如“三合会”、“洪兴社”等、大同小异。)其中“‘大陆山’由孙中山开立。”

上一篇:哥老会的来源

下一篇:中国帮会一瞥

相关文章

评论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