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故事网历史故事

机器迷詹天佑小时候的故事(2)

2017-03-01 来源:故事会 作者:佚名 查看评论

为什么坚持闭关锁国在清政府忽然打算排留学生出国学习了呢?原来,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不顾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向中国进行商品输出的现实,盲目仇外、排外,使中国的整个国民经济仍然停滞在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状态。

后来,随着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惨败,各资本主义列强用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被打破了。中国由闭关自守的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了资本主义列强掠夺工业原料的对象和倾销商品的市场。

中国人民深受腐朽的清政府和外国列强的双重奴役、压迫,清政府更把战败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的赔款变成苛捐杂税,强加到人民头上。老百姓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人民不堪忍受这种双重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反抗情绪日益高涨。终于在咸丰元年(1851年)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

此时,清政府的统治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金奎宝殿”摇摇欲坠。为了挽救大清帝国垂死的命运,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一反原来仇外、排外的态度,转过头来与各资本主义列强相勾结,想借外国人的洋枪洋炮来镇压中国人民的起义,在和资本主义列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军事合作中,清政府内部一批与外国列强有过直接接触的官僚。

形成了一个代表军阀、买办和官僚利益的新的政治集团——洋务派,它的代表人物是曾国藩、李鸿章和左宗棠。

洋务派试图通过购买、制造洋枪洋炮,兴办工厂、矿山,以及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等措施,来达到强国的目的。

几经权衡,清政府批准了洋务派派遣出国留学生的计划。根据这项计划,清政府将招收120名12岁至14岁的幼童,分四批送往美国,应考地点设在上海和香港。

谭伯村在香港得悉此事后,立即专程赶到南海,劝说天佑的父亲送儿子去应考。

听了谭伯村的话,詹兴洪既高兴,又忧虑。高兴的是谭兄带来的这个消息可以解决儿子的求学大事,儿子可以实现他多年的梦想了。可是一旦成行,儿子将独自远渡重洋,跋涉万里去异国他乡求学。他才只有11岁啊。想到这儿,詹兴洪不禁长叹了一口气。

詹兴洪夫妇思前想后,考虑再三,终于决定送儿子应考,报考的专业是’‘技艺”。

小天佑顺利地通过了考试,被录取为第一批赴美的学生。

根据留学规定,家长还要在一份留学志愿书上签字画押。志愿书上写着:做父母的愿将孩子送往美国读书,学成后回国效力。再次期间,生老病死,听天由命。

詹兴洪怀着生离死别的心情,在志愿书上签了字。

从此,年仅11岁的詹天佑告别了父母亲人,远离祖国,开始了长达9年的留学生活。

上一页首页2/2下一页

上一篇:颜真卿问秘诀

下一篇:施耐庵观人狗斗,写《水浒》

相关文章

评论

顶 ↑ 底 ↓